时间:2017-07-18 10:42
经过刘书超工作室,板材炼钢厂炼钢车间技术组组长刘书超带领记者先来到六号转炉主控室。当班的职工们紧盯着一个个炉台监控大屏幕,虽然在室内,但还是可以闻到钢水味道,因为推开主控室的门就是转炉炉前。
“六号转炉马上就要出钢!”六号转炉炉长王志辉说。刚踏上炉台,记者就看到一座座转炉一字排开,隐约的红光预示着美丽喷薄的开始,这时记者也感受到了由热气到热浪的转变。
“在这个屋子里就能感受到1600余摄氏度炉温的辐射热。”刘书超说。六号转炉此时正在出钢,钢花在转炉内飞舞。刘书超说的这个屋子就是出钢时操纵转炉的炉台后部,这个地方被职工们称之为后“摇炉房”。炉前操作工杨红松和陈国峰正在往炉子里加合金料,尽管“摇炉房”里有一个大风扇,可是这个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小屋,温度还是达到了40余摄氏度。这只是“前奏”,随着陈国峰把红彤彤的钢水用按钮“出”在钢包里,把渣倒在渣罐里,“摇炉房”里一股股热浪扑来。陈国峰透过一个几百厘米的长方形口,用肉眼观察出钢情况,而此时他距钢包和1600余摄氏度只有几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