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0:09
来自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钢材指数已在3480元/吨维持10日,相较于去年同期2040元/吨,一年间钢材已上涨超过1400元/吨,涨幅近7成。 市场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由于前期钢价大幅上涨,钢厂盈利面不断扩大,开工率也较之前有所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20日,全国163家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3.9%,较前一周上升1.52%。盈利钢厂74.23%,较前一周增长3.06%。 不过,相比于生产升温,“冬储”则直接拉动需求回升。2017年1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再度反弹至扩张区间,为50.3%,较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近期钢厂订单增加主要是“冬储”重回市场,贸易商大量补库的拉动,加之主要行业用钢需求保持平稳,终端需求也“淡季不淡”。 来自中物联的信息显示,1月份国内钢材价格震荡上涨,尤其是钢材期货单月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0元/吨,激发了钢贸商冬储的积极性,钢铁企业订单组织顺畅。 不过,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钢铁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反映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收缩。 而在分析师看来,去产能在经历2016年的开局之后,加之宏观经济企稳回暖的局面下,钢铁行业形势也略有改善,但这不能代表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去产能仍将是今年主旋律 在2017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会长马国强介绍说,2016年前11个月钢协会员年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1.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29亿元,一增一减800多亿元。 对此,分析师分析称,2016年行业利润回升,与钢铁去产能的实施不无关系,钢厂供给的减弱,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联手促成了行业回暖迹象的出现。 不过,有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中钢协会员覆盖多数大中型钢厂,但不是全部产能,一些经营不善的钢企,仍有亏损状况存在。 事实上,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党委书记李新创也指出,2016年,一些企业效益略有好转,有些人就喊着“春天来了”,我认为这些都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