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如今,人们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有机食品,除“有机蔬菜”外,还有“有机山药”、“有机牛奶”等,类别甚至扩展到饮料、茶叶、花生、蜂蜜等各种日常消费品上来。尽管此类产品比一般产品贵几倍甚至更多,但在市场上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热捧。为证明自己的有机身份,商家在其食品包装上加贴了许多花花绿绿的认证标识,有心的消费者就会发现,这些标识有直接印在包装上的编码,也有贴上去的挂涂层防伪码,很是不规范。但对于这些标识,多数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不会分辨。
加贴标识标榜自己是有机食品
走进超市,我们可以看到,不仅蔬菜爱打“有机”牌,就连各种主食副食的标签上也都布满了“有机”字眼。什么有机小米、有机牛奶、有机鸡蛋、有机茶叶、有机紫菜等等。各种各样的食品都在打着无公害、无污染的旗号,标榜自己是有机食品,而价格则明显高于同类商品。其实,自有机产品“出道”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深刻,多数人仅用“可能好”的模糊概念,至于好在何处,知者寥寥,惑者多矣。另外,为证明自己的有机身份,食品包装上还有许多花花绿绿的认证标识,但对于这些标识,多数消费者都不会分辨,有机食品价格不菲,消费者却不能做到明白消费。
消费者疑惑:是不是真“有机”?
有机蔬菜有一定的市场,但一些经常购买此类蔬菜的消费者坦言,辨识是否有机,全靠包装上的认证标识。“不会看、不太注意,看着它有就认为是吧!只是看看写着的,不会分辨。”“如果花了有机的钱,买到的却不是真正的有机蔬菜,这不坑人吗?”一些消费者提出疑问。
也有一些高端消费者,对“有机”概念认识的缺乏,同样导致他们在思想上并不认可这类产品。“不知道我买的是不是真‘有机’?从口味上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同的只是包装盒上多了‘有机产品’的绿色圆型认证标志。
认证标识不具有防伪功能
据了解,有机食品的认证标识不具有防伪功能,而且没有编码,容易被盗用、冒用或超范围使用,给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
按照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除了要在包装上标注国家的有机产品标识,同时要有认证机构的信息及其编号,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三样标志来认定有机身份。但有些打着有机名号的食品不是缺少认证公司就是缺少认证编号。
即使是三样标志都齐全的产品,这认证单位和方式好像也不一样,有中绿华夏有机认证、有方圆有机认证,有直接印在包装上的编码,也有贴上去的挂涂层防伪码。
目前全国有20多家单位具有有机食品认证资格,而这些单位提供的有机食品认证标识千差万别,认证标准也不尽相同。
认证机构缺少权威认证
在“有机认证”管理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市场的认证真假难辨,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则可能存在企业获得认证之后,对认证企业放松监督的情况。据了解,目前获得我国认监委批准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有26家,不管它们的规模大与小,它们的标识图案以及颜色来讲都不相同,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有机食品的种植和生产,它是一个投入大利润少的一个产业,好些企业选择了放弃,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所以说有机食品是个好东西,但真正得到发展可能还需时日。
温释有机铁棍山药生产真正的有机铁棍山药,诚招全国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