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上海肺科医院李霞代挂号电话服务以人为本
专业擅长
肺结节、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结节病、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大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等疑难肺疾病和危重症的救治
个人简介
李霞,女,呼吸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生,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呼吸科主任助理、同济大学医学院肺科医院内科教研室秘书,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兼顾科研和教学工作。华西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学位,同济大学医学博士生。从医28年,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肺癌、肺部感染、COPD、哮喘、支扩、机械通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参加国内相关学术活动进行交流学习和专题讲学。
社会任职
大家都认为有了病找专家看才是得到了好的医疗,这造成了看病难,其实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来的,医生成为专家的瓶颈是医学论文及其评审,且不说广泛存在的假论文和垃圾论文,且不说论文评审中的广泛的关系腐败,医学理论研究和既成理论的临床应用也是两件事,尤其在非自己直接研究局域,不是有著名的北大心血管科女教授死于对肺栓塞的常识的无知吗?不可否认,临床经验有时对诊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使诊断变得快捷,但是,就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正确性而言,对于有基本医学素质的医生,积极认真学习、应用最新既成医疗成果的才是高水平的医生,与其做出了多少研究是基本无关的两件事。盲目的“专家”崇拜对患者是误导就诊,对医生是压制规范诊疗及新的医疗成果的应用,因为医生一旦拿到了“职称铁卷”成为专家,一直到死,说的话就全是“真理”了,患者盲信,别的医生也必须服从。
五. 博士硕士,
现在医院招人,大多强调博士、硕士,由上文可以看出,医疗知识能够是政府主导规范、医生主导执行的大众知识,那为什么医院还要博士硕士呢?只有一句话,如果医院不是为了发展科研(中国需要那么多人搞科研么?很多科研恐怕是假科研、垃圾科研),那些“博士、硕士”仅仅是为招揽病人、创造利润的商业招牌而已。
六. 教授查房,
在大医院,教授查房,前呼后拥,病人听说**主任、**所长、**委员、**教授,等等头衔,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教授所说都是金口玉言,却不知,一来教授对新知识继续学习的努力不一定比过主治医师,不一定比主治医师掌握的更先进、更扎实,二来,教授就用那十几分钟时间了解病情,听汇报,就“娴熟”地下结论,这个结论不见得就妥当、正确。事实上,教授查房更大程度上仅仅是做给病人看的,教授的指示主管医生很多并不执行,有的执行了但心里也不认可,病人哪知道啊!
七. 三级查房
三级查房,听起来很美,似乎充分体现了对健康、生命的尊重,事实上呢?首先,这样做造“神”,按职称排辈,不鼓励竞争,压制医疗新进展的应用,因为最好的医疗措施对于有基本医学素质的人,只要努力都是能够掌握的,如果有了不断更新的国家诊疗规范,有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就更容易了。但是有一个早已拿了“皇上金牌”的、“一句顶一万句”的主任医师在那里,大家只能“唯唯诺诺”、“一团和气”。一个主治医不能够管病人,一个住院医也不能,一个主任医师也不能,只有三级都具备,才能够管病人,多可笑啊!事实上多数医院科室不具备三级医师,为了凑够形式上的三级,应付检查,用各种奇形怪状花样凑够三级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