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上海九院隆重推出周海文代挂号
个人简介
周海文,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防治及口腔黏膜组织再生。拥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从事口腔黏膜病及相关牙体牙髓病及牙周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曾至美国密歇根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牙学院研修、工作,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首次开设口腔黏膜专科门诊。参加上海市卫计委西医学中医研修获证书。国际牙科协会(IADR)会员、新加坡牙科协会会员及国际组织工程学会(TESI)会员。
进修培养,
现在流行大医院帮教小医院,基层医生进修培养等观点,好像这样常见病就不必挤大医院了,就能缓解看病难问题。其实,由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普及最先进的诊疗理论知识是不难的,不必过于依靠劳民伤财的进修等形式,但手术操作还是需要面面相传的。目前大医院医生有创收或病人数量的压力,对下级医生的培养不仅没有积极性反而有“饿死师傅”之忧,如果不解决大医院医师诚心、积极传授的问题,所谓的进修、培养,仅仅是华丽的形式而已。
四. 医学专家,
大家都认为有了病找专家看才是得到了好的医疗,这造成了看病难,其实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来的,医生成为专家的瓶颈是医学论文及其评审,且不说广泛存在的假论文和垃圾论文,且不说论文评审中的广泛的关系腐败,医学理论研究和既成理论的临床应用也是两件事,尤其在非自己直接研究局域,不是有著名的北大心血管科女教授死于对肺栓塞的常识的无知吗?不可否认,临床经验有时对诊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使诊断变得快捷,但是,就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正确性而言,对于有基本医学素质的医生,积极认真学习、应用最新既成医疗成果的才是高水平的医生,与其做出了多少研究是基本无关的两件事。盲目的“专家”崇拜对患者是误导就诊,对医生是压制规范诊疗及新的医疗成果的应用,因为医生一旦拿到了“职称铁卷”成为专家,一直到死,说的话就全是“真理”了,患者盲信,别的医生也必须服从。
五. 博士硕士,
现在医院招人,大多强调博士、硕士,由上文可以看出,医疗知识能够是政府主导规范、医生主导执行的大众知识,那为什么医院还要博士硕士呢?只有一句话,如果医院不是为了发展科研(中国需要那么多人搞科研么?很多科研恐怕是假科研、垃圾科研),那些“博士、硕士”仅仅是为招揽病人、创造利润的商业招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