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上海胸科医院罗清泉代挂号中介更安全
个人简介
罗清泉,男,主任医师,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擅长肺、食管、纵隔、气管等胸外科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从事胸外科工作近20年,在肺癌、纵隔肿瘤、食管、气管等胸外科手术的临床和基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擅长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肺、食管、气管、纵隔等各类胸部疾病;共参加手术5000余例,主刀3000余例,包括许多重症和凝难杂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先后开展多种尖端复杂胸外科手术如大动脉切除置换合并肺癌切除术;上腔静脉切除置换合并隆凸成形或重建术治疗肺癌,冠状动脉搭桥和肺癌同期切除术等;(2)肺癌微创外科治疗:保留肋骨开胸治疗肺癌、保留胸部肌肉开胸治疗肺癌、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肺癌、小切口辅助腔镜治疗肺癌;(3)对70岁以上的高龄肺癌患者,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能达到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将最高手术年龄提高到90岁。
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待遇保障制度基本情况
(一)起源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待遇政策是医疗保障制度转型的产物。1998年,旧有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从门诊和住院双统筹保障模式转变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简称“职工医保”)的统账结合模式。统账结合模式下,住院待遇由统筹基金保障,门诊待遇则由个人账户保障。由于个人账户的风险自留特点、账户积累资金有限,对部分费用高、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疾病呈现保障能力不足的状况。因此,各地普遍建立了相应的门诊大病或慢病保障机制,将门诊慢性病待遇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缓解个人负担。随后建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之后整合而成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简称“居民医保”)都延续了这一制度设计。
有专家强调,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角度的慢性病与医学上的慢性病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医保角度,门诊慢性病是需长期治疗、有持续医疗保障需求的一类疾病。一般情况下,这类疾病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病程长甚至相伴终生,大多数情况下,以门诊保障为主。多位专家强调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的癌症已经转变为依靠长期服药控制的近似慢性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