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24 16:05
从专利到商标,创业路上,知识产权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知识产权律师就创业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风险为大家一一立明:
专利类存在的风险
1职务发明
掌握企业重要信息的员工(技术、研发等),离职之后,从事与原企业相关工作,并申请专利。这类属于职务发明,法律规定员工在离职不满一年申请的专利归原单位所有。但是难免出现有员工离职之后,以他人名义(除亲戚关系外)申请的专利,或者员工离职满一年后,专利被员工申请。这里需要我们企业注意的是关于职务发明的报酬,企业应支付给员工相应的专利收益,履行企业的义务。
2竞业禁止
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重要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必须履行企业应有的义务,在员工离职时需要支付员工相应的补偿,如果协议签订,企业未履行,员工可以申请该协议无效,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
3合作开发的知识产权
创业者应当注意:企业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时,如若没有事先约定,获得的专利归研发方所有。
4先发表成果后申请专利
企业在专利申请之前,在公开场合分享、发布研究成果,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5有了专利不注意维护
专利的管理比获得专利更加重要,苏州恒久公司由于专利年费未及时缴纳,导致其上市终止,苏州恒久公司的血的教训,我们要铭记在心。
商标类存在的风险
1企业随意使用商标标识
一些企业在商标注册下来之后,不按照规则使用商标标识,导致被其他企业以商标未用为由,申请撤销该企业原注册的商标。在使用商标时,一定要切忌,不得随意使用商标标识,否则会得不偿失。
2商标的申请没有与时俱进
一些创新型企业在一开始可能没有规划好之后的经营,商标的注册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最终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在知识产权上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严重的甚至涉及到犯罪。分享知识产权的七大最常见的法律问题,希望我们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犯罪,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1假冒注册商标罪
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行为。
4假冒专利罪
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5侵犯著作权罪
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6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7侵犯商业秘密罪
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