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功效:粘合
-
型号:通用
-
适用范围:木材/塑料/橡胶等
-
产地:广东中山
-
售后服务:质量求生存,服务求发展
-
供货方式:可协商
-
固化方式:室温固化
-
用途范围:广泛
-
特色服务:可指导使用说明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本公司拥有精良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手段,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专业生产环保型白乳胶、实木拼板胶、手工贴木皮胶、压板胶、组装黄胶、音响制品PVC胶、纸制品粘合剂、建筑用聚合物防水胶及抛光轮硬挺剂等环保型水基胶。主要应用于家具,包装行业和装饰装修等多个行业。
-
服务特点:
公司管理先进,秉承“质量求生存,服务求发展”的理念,采用ISO9001:2000国际管理体系的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我们的原则和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专业的技术服务,本着为广大客户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客户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效益。盛发人无比自信,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福建抛光轮硬挺剂代加工
液体抛光将挟带磨料和液体的混合悬砂液,用压缩空气并通过喷嘴以高速喷向工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这种抛光方法一般可以在表面粗糙度值Ra=0.2μm的基础上,很快得到Ra=0.05~0.1μm,主要用于其他方法难于光整加工的表面(如小孔、复杂型面和小窄沟槽等)。电解机械研磨复合抛光其原理和电解磨削基本相同。抛光时,抛光头接直流电源负,工件接正,它们中间由液压泵把电解液注入抛光区,抛光头以一定速度和压力旋转。在接通直流电源后,工件表面被电解液溶解而形成钝化膜,这种薄的钝化膜的硬度远低于工件材料本身的硬度,很容易被抛光头上所带的磨料去除。由于该过程只在0.1s以内时间循环进行,所以抛光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
福建抛光轮硬挺剂代加工
抛光时的压力抛光时工件压向抛光轮的压力大小,与抛光效率和工件表面质量密切相关。粗抛时,压力相对大一些,以提高工作效率;精抛时,采用较小的压力,以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一般粗抛时的压力为10~30MPa,精抛时为5~10MPa。砂纸(布)抛光此种方法操作简便、灵活,是传统的工艺方法。可以在车床、磨床上,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而用手工进行,不需要其他设备。但根据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合理选用砂布磨料粒度。例如,要求表面粗糙度值Ra=0.1~0.8μm时,砂布磨料粒度为F150~F240。对于内孔和型面(槽)的抛光,现在广泛采用砂布叶轮抛光。这种叶轮是用树脂把磨粒粘结在砂布上制成的,叶轮上的砂布呈渐开线分布,十分柔软,密集度高而有弹性,使用时可安装在电动或风动工具上进行。可根据工件的表面要求,选用不同直径和粒度的砂布叶轮,十分方便。
硬 挺剂分子量大,聚合度高,不易渗入纤维内部,只粘附在纤维表面。经过热处理后,它们进一步凝聚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可以使织物具有硬 挺整理效果。如果用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使织物变硬,可以根据织物浸轧的不同要求,制成不同软硬聚合物的乳液分散体。在热处理过程中,聚合物颗粒熔化形成连续的薄膜,并粘附在纤维上,使织物变硬并完成。
福建抛光轮硬挺剂代加工
正常布的配方制定分析客户来样(或要求),理解来样手感风格,初步判断须用哪种助剂;根据织物组织规格及客户质量标准,分析内在平衡点,初步判断质量合格的助剂用量;根据定单要求、号染料组合及布种或客户要确定织物是否须做轧光、水洗、回洗等对手感影响大的整理;切忌在过多柔软剂的基础上为改善滑移再加入过多的防滑剂;根据组织规格分析可能预缩车速;挑选性能合适的整理助剂及用量,从而确定柔软配方。返工布的配方制定返工布的配方制定,主要考虑手感的一致性问题。突出的是各道返工工序对织物手感的影响。一般来说,只经过定型及后工序的返工,柔软配方则可根据客户对pH值的要求制定为过清水(pH值调整为5.5~6.5级);经过各种水洗后的返工,虽然织物表面的助剂会被洗去部分,但同时有部分被洗进纤维内部,更有利于后工序对手感的改进加工。因此,水洗返工后配方须参考洗前配方制定,一般来说用量在原配方的1/2左右比较合理(柔软剂特少和很多的须单独视情况处理);经过丝光回修后的布,因丝光时原来加入到布面上的柔软剂已经被完成破坏掉,丝光后定型一般按原配方处理(柔软剂特少的须单独视情况处理)。总之,定型配方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对整理过程及助剂有全面的了解及对织物组织结构、客户要求等进行透彻分析后才可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配方。
抛光速度和压力的选择抛光轮的圆周速度抛光时,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的圆周速度越高,磨粒的切削量就越小,有利于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抛光效率也相应提高。抛光钢、铸铁、镍和铬等较硬的材料时,抛光轮的速度为30~35m/s;抛光铜、铜合金和银时,抛光轮的速度为20~30m/s;抛光铝、铝合金、锌和锡等软材料时,抛光轮的速度为18~25m/s。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抛光轮速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达到、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