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因新能源车辆续航距离短售后不成熟倾向于传统燃油车辆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新增电能来源。报告认为,可再生能源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中国、印度等国政策的强力支持以及太阳能和陆上风力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去年,全世界平均每天安装约5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
目前,新能源车辆市场日臻成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对汽车本身的价格、性能等方面进行参考,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售后服务。毕竟一款为了解决出行问题而购买的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是正常现象,而此时考验汽车厂商的时刻就到了,与传统燃油型汽车已经发展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相比,新能源车辆售后服务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由于相关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售后服务才更显得至关重要。
面对新的能源形势和气候变化,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电动平车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新增的发电装机总量62%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在这方面中国正引领全球。”对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上取得的成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赞不绝口,“中国的风能和水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已占到世界一半以上,太阳能新增装机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去年可再生能源获得了高达3300亿美元的国际投资,而中国独占了三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飞跃式发展,光伏、风电、水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成长为世界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不仅为我国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全球能源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量的40%,每小时就有2台风力发电机安装到位
但另一方面,11月3日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奇瑞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奇瑞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实施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至此,奇瑞新能源成为继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之后第四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也意味着目前国内握有生产资质的新能源厂家只有四家。
“新能源车企的风险,其实很大。”说,国内申请做牌照的新能源车企要充分评估自身能力,对风险有足够的分析,有可能投了很多钱,最后做不成,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在新能源电池欠缺研发能力的情况下,简单地投资建厂、增强制造能力,未来堪忧。新能源车电池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 ,现在可以用的技术一年后就不行了。如果没有研发能力就做不过人家。“一下十几个亿扎进去,有可能最后做不成,我还是提醒新进者要谨慎一点。”说。
如今愈演愈烈的“跨界造车”之所以热度持续居高不下,与这些互联网公司始终将用户需求摆在第一位不无关系,而新能源车辆、自动驾驶、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都是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相比之下,传统汽车厂商在销售上所下的功夫要远远大于售后服务。而在保养维修环节,4S店强行推广高价零部件、鼓动消费者购买套餐服务、对于免费项目却不明确告知,等等行为不胜枚举,普通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有时往往会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花费超出实际需求的高额保养费用。
在新能源车辆市场中,动力电池的回收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大部分整车企业只对存在于保修期内的电池部件进行回收,这意味着,一旦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超出质保范围,厂家则不予回收。因此尽管新能源车辆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其用户满意度及口碑却呈现持续下降的怪异趋势。
不仅如此,众多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辆望而却步的另一大主要因素,在于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难题上。人们购买新能源车辆,就是看中了相比于传统燃油型汽车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没有摇号限制,而更多的车主却在购车以后发现,配套设施的建设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小区物业经常会以电力设施不匹配为由拒绝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桩安装,而在公共区域中,充电桩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有效使用率持续走低。
以上问题反映出新能源车辆车主及潜在消费者对于该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所存在的隐忧,都说第一辆车始于销售,第二辆车始于服务,可见好的售后服务更有利于打造企业良好形象,也在侧面提升品牌口碑上制造更高的影响力。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厂太多了,但规模都不大。而且动力电池总的规模也在扩张中,尤其质量好的不多,“据我了解,品质不错的电池都有大量整车厂在排队等订单。”因此,短期上马的车企在现有电池的配套方面都显得十分紧缺。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在2020年企业乘用车新车油耗需低于百公里5L的红线标准已经确立了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地位,在国内汽车市场日益低迷、环境现状恶劣的今天,新能源车辆无疑是一股提升销量、安全保护玻璃环境的清流。在上述问题产生的大背景下,锂电池造成的石墨开采污染状况始终不容忽视,充电桩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彻底解决新能源车辆的售后服务状况,还需鼓动发展专业化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加大对于电池回收技术的开发力度,普及配套设施在住宅小区及公共区域的建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
新能源车辆已经遭遇了销售“瓶颈期”困境,售后服务跟不上发展趋势是影响新能源车辆销售的一大隐忧,汽车厂商未来必须严肃重视汽车售后服务问题,从2016年1月1日起,汽车售后服务新规出台,“霸王条款”被废除,多年来4S店一家独大的模式被打破,也让消费者对于汽车售后有了更多更便利的选择,能够自主选择维修保养店,只是汽车行业售后服务发展迈出的一小步,而新能源车辆要想提高销量,从根本上改变“瓶颈期”的困境,还需认识到售后服务环节在整个汽车销售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打破市场垄断。消费者买车,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产品之外所附加的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