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利的新能源车辆政策 使我国的新能源车行业受世界关注
无论如何,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亟需面对的新问题。在本次巴黎车展上,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研发负责人 Christian Senger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之前,大众将实现年销 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
中国市场是各大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的重中之重。为此,大众与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实际上,不仅是大众,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会,汽车行业的新一轮角逐正在聚焦中国。
集体发力电动车
统计显示,本届巴黎车展发布新车约60款,其中,新能源车型近20款。不仅数量已经占据重要位置,更关键的是,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巨头的竞争方向。
在本届巴黎车展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汽车企业着重描绘新能源趋势不同,企业重点展示了新能源技术、车型的落地。
主场作战的雷诺,本次车展带来了六款新车,但其展台将一半的空间留给了雷诺ZOE纯电动车。雷诺CEO戈恩的现场发言也用了很大篇幅解读这款电动车型。由于换用了新电池组,ZOE纯电动车实现了NEDC新欧洲驾驶工况下400公里续航里程的表现。
就新政策来看,新建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的道路被限制,要新建车企也就只能朝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发展。对此,安庆衡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新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缓解目前传统燃油汽车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世界各国都在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占汽车总量比重,提高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
近日,有外媒报道,由于实现2050年减排80%~95%的计划十分困难,德国参议会提议从2030年开始仅销售零排放乘用车。尽管该项提议目前还未被通过,但不难看出在严苛的减排任务下,在减缓、限制燃油车发展的同时,促进新能源车发展,是全球节能减排大背景下,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汽车节能减排,我国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计划。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平均油耗要求,到2020年,我国汽车平均油耗需达到 5.0L/100Km。
不仅如此,今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还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22日,工信部也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两个征求意见稿都是旨在控制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同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工信部在新能源积分的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2018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12%。
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是否就意味着对新建传统燃油车企彻底关上了大门?
对此,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所谓原则上,就是指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比如一家新企业通过新技术将油耗排放控制得非常低,也并不是没有通过的可能。”
尽管在叶盛基看来,该政策并没有把新建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的入口完全堵死,但他也表示,就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情况来看,产能已经过剩,出现“特殊情况”的概率很小。
对此,也有分析认为,眼下中国汽车市场已趋于稳定,以上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集团为代表的几大汽车集团格局已经形成,技术、体系也相当成熟。在此情况下,新成立的传统汽车企业面临竞争力较弱等难题,因此从市场的角度看,新成立传统燃油车企的意义并不大。
在日前举行的巴黎车展上,奔驰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动车子品牌“EQ”,并推出了全新的EQ系列纯电动SUV车型,实际续航里程超过 400公里。新车基于奔驰最新一代模块化电动车平台打造,预计将于2019年正式量产。同时,奔驰计划到2016年底推出三款电动车,其中包括升级版B250e以及两款Smart车型,而到2025年,奔驰将推出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10款左右的纯电动车型,并将加速这些新能源车型在中国的生产。
除了奔驰外,大众汽车也发布了I.D.纯电动概念车,并计划在2020年投入量产。雷诺发布了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纯电动概念车 TREZOR。宝马、欧宝等品牌也纷纷展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中国是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也是未来电动车发展的中心,未来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取得成功不仅要依靠进口车型,更重要的是本土生产的车型。我们希望能够提供适应中国客户需求的本土化电动车,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表示,未来工矿业电动平车的发展将包含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电动出行等领域,这些将定义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影响到汽车企业未来的成功。
对于严控新增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新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该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缓解目前传统燃油汽车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能源绿色平台的发展。”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已相继出台“碳配额”和“油耗、新能源积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汽车行业政策的密集出台,被认为是调控传统车发展与推动新能源汽车升级的“两手抓”。
与中国几乎同步,由于实现2050年减排80%~95%的计划十分困难,德国联邦参议院日前通过一项决议——从2030年开始仅销售零排放乘用车。
全球汽车市场进入了一场新能源汽车的竞技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向《每日经济新闻》预测称,我国作为传统车第一大市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会达到20%~30%,如果配套设施跟得上,有机会达到50%。
中国市场成为焦点
201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1~8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 24.5万辆,同比增长115.6%。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也在不断刺激着各大车企将新能源汽车快速带入中国。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部分销量份额被自主品牌占据。伴随着市场加速扩张,外资品牌加速车型导入成为趋势。
以大众为例,本届巴黎车展之前的大众之夜上,大众集团CEO穆伦再度强调了新能源是大众“携手共进——2025战略”的重要一环。大众汽车将在2025年前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未来大众电动车将占据全球乘用车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
在新能源车型的推进中,大众与江淮、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中国企业的合作被多次提及。其中,大众江淮电动车项目的落地在本次巴黎车展备受关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汽车在得到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后,将与江淮汽车共同建立一家专注生产夹层型玻璃的合资企业。
他强调,与江淮的合作不会对现有的两家合资企业带来任何影响。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零部件领域。双方将尽快实现第一款产品的上市,因此首款车型是基于已有的成熟平台。
按照既定计划,大众汽车推进新能源车的中国本土化有三个步骤:目前,以引进新能源车型为主;下一步实现在MQB平台等其他现有平台上投产;第三阶段逐步实现基于MEB平台的生产,在这一基础上,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将会实现很大的飞跃,达到400公里至600公里。
在中国市场大举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抢先落地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巨头比拼新能源汽车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预期,到2030年新能源车有望支撑中国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说,这个千万量级的市场正在积蓄一场更为激烈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