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

时间:2016-08-24 14:02

  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桩相关产业 决定行驶距离长短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人士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主要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太阳能利用受技术制约略有滞后,后续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而此次新能源振兴规划纳入了核电开发利用的内容,核电发展有望加速。

  规划适应新能源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能源振兴规划不同于平常的“十一五”规划,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规划,将着眼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新能源产业部分子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已经超越了原有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原有的规划已经不适应当前新能源的发展。据悉,此次制定中的新能源振兴规划主要框架与之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两个规划基本一致,但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有重大调整。

  吴钟瑚表示,当前在为能源、电力工业远远超出规划目标达到了新高度欢欣鼓舞时,资源、环境的挑战以及生态的悄然劣化却越来越严重。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电力的超大规模发展,加上市场化改革的不到位,致使能源、电力产业的经济运营环境困窘异常,暴露出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性。此次规划的编制,经过了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能源、电力需求市场,是对资源市场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和融资成本的统筹规划。

  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充电桩业务将被拓展

  1、由于过去几年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长。特别是在石油资源方面,由于供需矛盾的加剧以及国内原油资源的匮乏,使得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相当高。随着重联新能源电动平车业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 70%以上被新增汽车所消耗。汽车尾气排放是对环境破坏的一大污染点。因此,发展高效、低能耗的新能源汽车是持续发展的重点。

  2、从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度来看,京津唐、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新能源汽车率先推广的三个区域,比重占到全国范围的55% 以上。从销售方面来看,纯电动汽车主要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其次是华南广东。主要原因在于全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只要集中于这些区域。而且是得益于一、二线城市高额的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和电动车宽松的上牌条件,以及城市充电桩、售后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等条件有利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3、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红利。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持续从政策层面加大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撑力度。并且未来国家有望继续出台政策用以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且预计扶持力度将逐步加大,涉及面也将从整车和充电配套设备向上游零部件和下游应用领域延伸,对我国发展新能源平台汽车将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

  4、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布局将带动充电桩业务将进入一个密集发展阶段。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已近瓶颈,但是整个行业处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下。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技术的进步,未来应用于新能源搬运平台厂家的充电桩将大规模被兴建,新型的盈利模式或将出现。同时千亿市值的产业必将会带动资本市场的潜在投资机会。

  电池的技术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到底“能开多久”

  1、 未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主要的发展方向为:1、绿色环保型;2、电池容量大、高质量比能量;3、安全性和循环性能。其中,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力,动力电池的蓄电容量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目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种类主要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其中锂离子电池是主要的研发方向。

  2、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放量。东亚三国(中、日、韩)为全球锂电池产业集中地,产量占到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的九成以上。其中,中国占比达到27%。而且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中国锂电池行业规模迅速扩张,全球近八成的锂电池新增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中年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锂离子电池项目就有25个。

  3、 目前锂电池材料成本结构中,正极材料是核心部分,所占成本比例大约为30-40%。未来发展方向以三元材料为主,原因在于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的能量密度高,电容量大且成本较低,符合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在负极材料方面,原材料主要以石墨和固体碳粒为主,成本所占比例约为15-20%。隔膜和电解液所占成本比例则分别15-20%和5-10%,其他成本占25%左右。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蕴藏“千亿宝藏”

  1、我国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和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其中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已经较为普及。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较低,因此相关政策的出台旨在强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2、由于我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代替能源增长市场,在此背景之下,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比重将会提高,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市场份额将会扩容。

  3、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正在逐年上升,对环境保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种类的增加,以及各国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包括减免税收和政府补贴等政策。

  4、预计2015年末,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70万辆。而根据全球能源署(IEA)统计,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到600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达到2,000万辆,总产值将超过万亿美元。

  5、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激增主要因素是受到国内整车生产企业加强了该领域的投资力度所致。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较低,而车型则以4座轿车和2座微型车为主。

  6、环境保护动力和能源供应压力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同时国家的鼓励政策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推手。在推广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要大于其他地区。

  7、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与新能源整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新能源整车产销量的增加,势必带动相关上游产业链的发展;而上下游的相关技术也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到底“能开多久”。

  8、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部件,不但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也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

  9、虽然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由于充电设备投资巨大且回收周期长,充电桩的普及受到使用环境制约。随着政策的出台,未来充电桩数量将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