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梅兰日兰蓄电池M2AL12-45 12V45AH报价详情

时间:2020-09-16 14:30

  梅兰日兰蓄电池M2AL12-45 12V45AH报价详情梅兰日兰蓄电池M2AL12-45 12V45AH报价详情梅兰日兰蓄电池M2AL12-45 12V45AH报价详情

  梅兰日兰蓄电池;

  产品简介:粗壮的极板使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阻燃的单向排气阀使电池安全且具有长寿命,持久耐用的聚丙烯(PP)电池槽盖,槽盖的热封黏结可以杜绝渗漏,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UL的认证,多元格的电池设计使电池安装和维护更经济,可以以任何方位使用

  1. 安全性能好:梅兰蓄电池在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 放电性能好:梅兰蓄电池放电电压平衡,放电平台平缓。

  3. 耐振动性能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的振幅,16.7Hz的频率振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 耐冲击性好:梅兰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5. 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值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6. 耐过充电性能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进行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95%以上。

  7. 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梅兰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梅兰日兰电池产品特点:

  (1)粗壮的极板使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

  (2)阻燃的单向排气阀使电池安全且具有长寿命

  (3)持久耐用的聚丙烯(PP)电池槽盖

  (4)槽盖的热封黏结可以杜绝渗漏

  (5)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

  (6)UL的认证

  (7)多元格的电池设计使电池安装和维护更经济

  (8)可以以任何方位使用。竖直,旁侧或端侧放置

  (9)符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间航空组织的特别规定A67,可以航空投运。

  (10)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地面运输

  (11)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水路运输

  (12)计算机设计的低钙铅合金板栅,大限度降低了气体的产生量,并可方便的循环使用

  § 完全的密封型免维护设计

  § 设计寿命长达10年

  § 迎合了高频率,深程度放电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放电的持久性及深循环放电能力

  § 浸泡式极板化成(独特的FTF极板化成工艺)

  § 分析纯硫酸电解液

  § 电解液不分层,无需均衡充电

  § 无腐蚀气体泄漏

  § 阀控式大开启压力为5Psi(1Psi≈7KPA)

  § 任意方向放置使用

  § 电池外壳及盖采用ABS材料

  § 强化阻燃材料(UL94V-0级)可供用户选用

  § 自放电低

  § 通过IATA机构无害产品认证

  § 符合IEC896-2,D/N43534,及BS6290 Pt4, EUROBAT标准 

  梅兰日兰蓄电池销量全国联保        

  环保部日前宣布,将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倡导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行动,积极参与到防治大气污染的行动中来。

  从环保部发布的一季度空气质量状况显示,今年1-3月份,中国74个城市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44.4%,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其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9.1%,PM10平均超标率为33.6%。环保部门表示,除了天气原因以外,此次重污染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其中,日常发电、工业生产以及汽车尾气等带来的污染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今天,数据中心成为城市能耗“大户”,在全球IT总能耗中,数据中心就占到了40%。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关乎社会效益。

  如何衡量数据中心能耗

  能源使用效能值(PUE)是国际公认的衡量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最新的报道,国外最先进的数据中心的PUE值可以达到1.06,而我们国家IDC的PUE平均值则在2.5以上,这意味着IT设备每耗一度电,就有多达1.5度电被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所消耗,这一现象在中小规模数据中心中更为严重,通常其PUE的测量值普遍在3左右。这表明有大量的电能被消耗在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等基础设施上,而用于IT设备中的电能仅为总耗电的33%。

  对于影响数据中心PUE值的供电、制冷两大基础设施而言,供电系统的能效是问题的根本,因为供电系统的低效加剧了制冷系统的负担,双倍地导致了PUE指标的攀升。而数据中心所有营运负载几乎都是通过UPS电源来供电的,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UPS系统的工作效率,将是快速改善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乃至整个数据中心PUE指标的核心途径。

  改变UPS工作模式实现节能降耗

  当前数据机房UPS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双变换在线工作模式,即通过“AC-DC和DC-AC的双变换”给IT负载提供稳定的净化电源。但是在这一模式下,UPS的效率较低,通常满载工作效率仅90~95%(视UPS结构的不同),如果对于当前数据机房普遍采用的2N电源系统架构,其正常工作的最大负载率仅为40%左右,在这一负载率下,UPS的工作效率也相应降低,通常约为85~94%左右,这导致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并降低了整个数据中心的PUE指标。

  与双变换在线工作模式相反,绿色休眠在线模式的工作原理是在输入市电品质较好的情况下,将市电通过UPS旁路直接供电给数据中心的IT负载,而UPS内部的逆变器处于在线备份状态,从而使整个UPS系统的供电效率高达99%,而且这一休眠效率不受UPS负载率的影响,实现了“UPS基本不耗能”的节能降耗总目标;同时通过微秒级的快速跟踪及DSP技术,始终保持逆变器在线备份的电压、频率、相位参数完全与旁路输入同步,保证了分级切换的“不间断”。

  根据输入市电的品质,市电的电压与频率波动,这一UPS系统的工作可分成下列三级:

  第一级――绿色休眠在线模式。当市电的电压与频率波动较小时,UPS内部的整流器、逆变器、充电器均处于在线休眠状态,不仅基本不损耗电能,而且使主功率器件也处于电休眠状态,提高了这些UPS内部核心部件工作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二级――双变换在线模式。当市电的电压与频率波动超限时,UPS立刻转切到整流、逆变的双变换模式,此时UPS的 40%负载工作效率通常在85~94%左右,与目前数据机房UPS的工作模式完全相同。

  第三级――电池放电逆变模式。当市电的电压与频率超出了UPS整流输入所允许的电压与频率范围时,UPS将关断整流器,进入电池放电工作模式,此模式下UPS的满载工作效率约为86~95%左右。

  根据国内典型的数据中心实际电能质量数据统计,对于进行上述分级运行的UPS系统,其一年的95%时间将运行在休眠模式,小于5%的时间工作在双变换模式,不到1%的时间工作在电池放电模式。如果以一个负载容量为5000kW的中等规模IDC机房采用老式12脉冲相控整流UPS为例,假设其40%负载率下的效率为达到了国家能效III级UPS标准的87%为计算依据,其每年的电费节约将高达460多万元。

  由于IT负载电源自身的稳压功能以及现代数据中心机房UPS供电系统通常具有的较好电能品质,在绝大部分市电品质良好的工作时间内继续让UPS工作在双变换模式不仅是能源的无端浪费,而且这一多余的重复变换还导致了UPS事故的高发和可靠性的大幅度下降,因此转变传统技术观念,在数据中心机房广泛采用UPS绿色休眠在线技术作为主要工作模式是大势所趋。

  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就带来了多条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的建议,包括加快制定法律法规、构建管理体系、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动商业化发展。

  无独有偶。在今年广东省两会召开期间,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兆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弦也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尽快统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综合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尽快设立广东省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综合协调办公室,统一领导全省回收利用工作,协调发改、财政、经信、交通、公安交管、环保、科技、质检等有关委办局参与回收利用的相关工作。

  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人大代表们都纷纷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问题绝非偶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0万辆,至此,中国已经达到160万辆左右保有量。新能源汽车创造绿色出行之际,同时带来相应难题。首先,新能源汽车自生产至报废周期内,动力电池要多次消耗。也就是说,动力电池的需求与投放量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于新能源汽车。

  如何解决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问题,已迫在眉睫。事实上,国家相关部委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7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8年8月1日施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办法》的发布将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2012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此后,我国还先后出台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工作。

  “但由于这些政策并不具有强制性,且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因此,并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在周善红看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需要全社会各司其职,正如《办法》中所明确的那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

  目前,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寿命普遍在5年左右,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数量爆发式增长以来,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蓄电池报废期,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的规模。动力蓄电池的回收是一份责任,更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动力蓄电池成分复杂,随意丢弃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威胁人类健康,回收工作至关重要并且刻不容缓,自2013左右第一批新能源车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正好即将进入报废周期;另一方面,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链条长、环节多、范围广,涉及管理制度、政策衔接及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处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既不是电池生产企业,也不是电池回收企业,未来的责任落实难度较大,仍需要社会各体系的有效配合,尤其是需要国家在电池报废拆解环节的政策补贴支持和对报废回收电池企业的有效监控。

  在《办法》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受到了业内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更希望这样的重视转化为所有责任主体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全社会一起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身边青山绿水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