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煤炭检测的检测机构

名称:天津港煤炭检测的检测机构

供应商:日照盛祥煤炭检测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次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连云港路

手机:15863305210

联系人:于长栋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9609808

更新时间:2025-02-17

发布者IP:39.72.109.99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品牌:盛祥检测
检测周期:5-7天
检测范围:广泛
检测种类:煤炭检测、焦炭检测、生物质检测、石油焦检测、水煤浆检测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实验室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满足GB/T27025和RB/T 214等当前最新实行规定,诚信合规经营,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煤炭检测活动。煤炭检测项目:全水分,各基态:灰分、挥发分、全硫、固定碳、高低位发热量、焦渣特征、粘结指数、胶质层磷、反应性、反应后强度、M40、M25、M10....等等
服务特点: 检测流程:确定样品(沟通检测项目)→定制方案→签署委托→实验测试→分析数据(出报告)。咨询不收费,可全国范围接单!

  【焦煤检测标准】

  冶金焦炭 ——GB/T1996-2017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GB/T 2001-2013

  焦炭中磷含量的测定——SN/T 1083.2-2002

  焦炭落下强度测定方法——GB/T 4511.2-1999

  石油焦炭中钙、铁、镍、钠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N/T 1830-2006

  焦炭真相对密度,假相对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方法——GB/T4511.1-2008

  煤灰和焦炭灰成分中主、次元素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AAS) SN/T 2696-2010

  【质量监控标准】

  应满足GB/T27025和RB/T214的规定,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综合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法。

  需要建立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台账,实行领用登记的制度。选用的煤炭标准物质 应与待测样品的基体相匹配、含量水平相当。使用应按照GB/T 29164的要求进行。 

  实验室间比对频次不少于2次/年,且均有技术分析。 

  使用质量控制图监控实验室能力。控制图和警戒限应基于统计原理。实验室应观察和分析控 制图显示的异常趋势,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 

  注:质量控制图可参考GB/T 31429 进行;

  实验室所开展的、且包含于国家机构的能力验提供者和资质认定主管部门组织的 煤炭检测能力验活动所提供的范围内的检测项目,参加能力验频次不少于1次/年。

  对采样、制样和化验的操作活动进行监督监控,宜配备采样、制样、化验、运输、样品存储等全流 程工作区域的影/视频监控设施。

  GS在煤炭品质和数量鉴定、风险管理服务方面拥有超过几十年的运作经验,我们基于长期经验积累和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SGS规范、方便快捷的煤炭检验、测试服务,帮助您在煤炭贸易价值链中把控煤炭品质数量,降低技术风险和贸易风险,促进煤炭贸易合规开展。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煤炭分析技术将及时跟踪领域动态,研究和建立新的准确自动化试验方法,开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煤炭特性测量方法,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并完善仪器的智能化程度。需重视涵括煤炭检测智能化技术系列标准、固体生物质燃料等领域基础通用和社会公益性标准、煤炭检测领域标准的煤炭检测标准体系建设,以支撑产业跨界融合及竞争力提升

  【检测机构要求】

  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应满足RB/T214和GB/T27025的规定,并应获得资质认定部门颁发的资质GB/T40697-2021认定书,同时应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委员会的实验室书。通过的检测能力范围应至少包含煤样的制备和全水分、工业分析、全硫、发热量、氢等检测项目,并应满足被服务方的其他检测需求。

  从事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性能试验的实验室,通过的检测能力范围至少应包括“精密度”“偏倚”“采样”“制样”“全水分”“水分”和“灰分”等参数。

  实验室应配备与其检测活动相适应的资源,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检测报告或书。具有健全的组织架构,完善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作业规范,风险预警及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标准物质作为物理和化学测量的1种量值溯源参考基(标)准,在国内外测量领域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标准化组织不断有相关的新。煤炭由于其的基体组成,且其部分特性量值为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紧密相关的“条件值”,获得准确度高、一致性好的结果导致煤炭检验结果争议的情况频频出现,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应用。各种煤炭基体标准物质,作为建立溯源链、统一量值的基础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煤炭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以及标准物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详述了我国在煤炭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研制的一系列具有水平的方法标准等技术成就,并对未来该领域的技术动态进行展望。综合分析认为:我国煤炭质量分析方法、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历了从无到有、技术与设备引进、再与飞速发展及生产技术实现同步3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成套煤炭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符合科技的强国战略发展要求,对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1963年,主持制定了采制样、全水分、工业分析、发热量、全硫等18项煤炭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煤炭检验方法标准的空白,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煤炭检验方法步入了全面标准化发展阶段1979年,国家煤检中心被国家标准指定为全国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委员会(ISO/TC27)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同时被ISO/TC27接纳为P成员,标志着我国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化开始与接轨。1984年~1989年,先后制修订了烟煤罗加指数等7项焦化、结渣性等3项气化以及可磨性等18项煤炭工艺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煤炭焦化、气化试验方法标准的空白。期间还鉴定了我国研制的差示温度计、时温控制仪、通氮干燥箱,密封式粹碎机、KH-1型快灰测定仪等煤质分析仪器设备,推动了常规煤质分析仪器在我国的研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