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检测范围】
包含物理性能、元素分析、组分分析、灰分分析、有机或无机物质检测以及重金属检测等多个方面。确保生物质燃料的质量和性能的同时,优化优化其应用效果和环境效益。以下是对生物质检测范围的详细分析:
1、物理性能检测
颗粒密度:测定生物质燃料颗粒的密度,影响储存和燃烧特性。
机械耐久性:评估生物质燃料在搬运过程中抗破碎的能力。
体积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生物质燃料的质量,影响燃烧效率。
2、元素分析检测
碳氢氮氧:基本的元素含量测定,影响燃烧特性和能量产出。
固定碳:测定生物质中固定碳的含量,与能量密度相关。
其他元素:包括氟、氯、二氧化硅等,这些元素含量会影响燃烧过程和环境排放。
3、组分分析检测
水分:测定生物质燃料中的水分含量,过高的水分会降低发热量。
蛋白质:测定生物质中的蛋白质含量,用于评估其营养价值。
脂肪:测定脂肪含量,影响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和能量产出。
4、灰分分析检测
灰熔融性:测定灰分熔化的软化温度、初始变形温度和流变温度,影响燃烧过程。
灰渣:分析灰渣的成分和特性,对燃烧设备有重要影响。
挥发物:测定生物质中易挥发的成分,影响燃烧特性。
绝干物质:测定去除水分后的纯净物质含量,反映生物质的纯度。
5、重金属检测
总砷汞铅:测定重金属含量,确保生物质燃料符合环保标准。
6、其他特殊检测
核酸糖类小分子标志物:在医学领域,生物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大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提供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分析方法。
微生物鉴定药物分析:生物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和药物分析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细菌的肽模式鉴别和治疗药物监测。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煤炭分析技术将及时跟踪领域动态,研究和建立新的准确自动化试验方法,开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煤炭特性测量方法;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缩短分析时间,完善仪器的自动化程度。
纵观我国煤质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诚然我国煤炭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拥有了一批自主研发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但目前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检测技术和仪器的应用上仍有待发展,在线分析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有待进一步投入如将热重分析等方法应用到煤炭参数检测,开展煤种适应性实验以及煤炭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性研究。
我国从1983年开始,陆续研制和生产煤炭类标准物质,目前主要的一级标准物质涉及10个大类45余种,主要有:
1、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包含全硫、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碳、氢、氮、真相对密度8个检测项目,基体涵盖烟煤和无烟煤,主要量值范围:全硫(St,d)质量分数为0.26%~4.50%,灰分(Ad)的质量分数为8%~40%,挥发分(Vd)的质量分数为5%~34%,热值(Qgr,d)为18MJ/kg~32MJ/kg,碳(Cd)的质量分数为55%~80%,氢(Hd)的质量分数为0.8%~4.8%,氮(Nd)的质量分数为0.2%~1.6%,真相对密度1.2%~2.0%。
2、煤中砷和磷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砷(Asd)质量分数范围(15~51)μg/g,磷(Pd)质量分数范围0.007%~0.092%。
3、煤中氯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氯(Cld)的质量分数量值范围0.010%~0.110%。
5、煤中氟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氟(Fd)的质量分数量值范围248μg/g~1496μg/g。
自1780年初步认识煤质学以来到煤岩学建立,煤化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煤的分类、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煤的组成和岩相显微组分等内容。1954年成立的唐山煤炭研究所(1955年迁京且1957年成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质分析操作规程组,即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现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前身,为我国首个从事煤炭试验方法研究机构。次年制定了批共4项全国统一的煤炭采样分析操作规程[1],以下汇总煤科总院煤炭实验室(国家煤检中心)几十年来的工作历程及所取得的业绩。
标准物质作为物理和化学测量的1种量值溯源参考基(标)准,在国内外测量领域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标准化组织不断有相关的新。煤炭由于其的基体组成,且其部分特性量值为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紧密相关的“条件值”,获得准确度高、一致性好的结果导致煤炭检验结果争议的情况频频出现,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应用。各种煤炭基体标准物质,作为建立溯源链、统一量值的基础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