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是唐代制瓷工艺的新成就之一,它为瓷器装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且光滑平整、晶莹光亮。
中国人多爱陶瓷,可大部分人对陶瓷釉彩的发展脉络并不十分清楚。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馆员夏腾告诉记者,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说来是从无釉到有釉,从单色釉发展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发展到釉上彩,并逐步形成了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品种。
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玉执壶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早期白玉花卉耳龙纹执壶------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6-07-01
釉里红缠枝花卉执壶------------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7-01-11
清早期白玉花卉耳龙纹执壶------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7-26
痕都斯坦连座玉执壶------------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5-18
清乾隆白玉寿纹凤把执壶--------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7-12-25
近几年玉执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莲纹执壶------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7-09-13
白玉执壶----------------------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12-12
白玉福寿平安执壶--------------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7-09-26
清乾隆白玉寿纹凤把执壶--------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12-22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莲纹执壶------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7-07-06
建窑,亦称“乌泥窑”。其窑址建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因宋时属建州建安县,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建窑属于建州文化中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
夏腾说,当时,越窑曾尝试过釉下褐彩,但没有发展起来。北方邢窑一直采用刻划花装饰。唯独长沙窑成熟运用了釉下彩绘瓷工艺。早期,长沙窑采用的是模印贴花装饰。为了突出效果,匠人们又在贴花上再施褐色彩斑,后再施青釉。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
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的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值得可惜的是,风靡宋代的建窑,在元末以后就停烧或废烧了,更是一度失传。但是,建盏至今仍备受青睐,失传数百年的古老建盏的复兴也为当地所孜孜以求。
近日,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有幸征集到一尊精美的建窑执壶,此执壶高26cm,呈撇口,短颈,鼓腹;圆底无圈,造型沉稳,且腹上有八道瓜棱,并在镶嵌了一片脉络俱全的金黄色叶子,其颜色犹如上等的琥珀,十分灵动。不仅如此,其形状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细美,像壶嘴的设计,对于线的运用非常流畅,在造型上是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其壶身另一面的把手同样设计精巧,像一条彩结一样,滑腻而婉转地附在壶身上。
据悉,建窑在瓷釉上的纹理表现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种反应。北宋徽宗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能够得到皇帝的评价,可见建窑瓷在当时受到皇室的重视程度。建窑主要烧制的品类有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然它却因黑釉瓷闻名于世。它的黑釉瓷主要特征是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或紫黑色,正如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征集的执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