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钱松田黄制印收购现在成交价格

时间:2017-12-24 10:34

  田黄是作为古玩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历来为收藏家们所追捧,乾隆皇帝大量收藏田黄石,多用田黄石治以印章,此举更带动朝野上下竟相购以田黄石制印,以炫身份,或为祈福、祈寿、祈田而收藏田黄石。许铁民认为,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田黄的不可再生特性,使得今天的田黄的价值不降反升,早已超过了当年“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在近几年的田黄拍卖当中,其一两田黄的价格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价值还在不断攀升。

  篆刻承浙派余序,淳厚浑朴,气势非凡,虽列“西泠八家”殿军,实乃溯汉追秦,推陈出新之巨擘。赵之琛深叹其能:“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细审其迹,天资之外,盖得力于尝摹汉印二千方,人莫及也。刀法总结前人经验,创造一种切中带削的新刀法,立体感很强,富于韵味,颇有新意,为吴昌硕所取法。严荄将他与胡震的篆刻作品编为《钱胡印谱》,也有人将他个人作品辑为《铁庐印谱》。

  国人喜欢什么东西,总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光说一样东西漂亮还不够,还要知道怎样漂亮、代表什么、引申什么。寿山石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玉的审美标准,尤其是田黄石,古代文人在玉的“五德”标准上,拟定了田黄石的“六德”,为“温、凝、细、结、润、腻”。这“六德”,与抽象的“五德”比较起来,更具有审美的直观感以及品评的可操作性,石帝田黄,天生就有一股皇家富贵之气.

  在收藏界,田黄石可谓声名远播,即使是寿山其他石种还未被人们足够重视的上世纪80、90年代,田黄也依旧保持着名贵身价。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这样的形容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其他区域虽然也间或有出产独立于矿床的独石,但由于产生时间和周围环境不同,因此都不是田黄石。正是由于这样苛刻的条件,因此田黄石的产量极少,而且没有矿脉可寻,只能在田中随机挖掘,获得佳石的偶然性也非常大,所以才诞生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传说。

  钱松的篆刻,受到浙派篆刻诸子尤其是丁敬、蒋仁等人的影响。但他在刀法、篆法上都有所蜕变,因而终蹊径独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的用刀,以切带削,轻浅取势,富有顿挫起伏,故线条更为古厚生涩。他的一些以披、削用刀为主的作品,对吴昌硕有所影响。在篆法上,钱松方圆兼使,故面目丰富多样,意境极为高古。他在浙派篆刻中独树一织,这是钱松胜于同时代西泠诸家的独到之处。

  “其价值攀升并不仅仅在于物以稀为贵。”在许铁民看来,田黄能够得到收藏界的推崇,除了因其产量稀少,也离不开其本身的“温润”,这种奇特而富有把玩和观赏价值的特性是许多藏品所无法媲美的,其价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许铁民认为,好的田黄难得一见,如果从收藏角度来看,同样质地、内含元素相同的石头也同样具备收藏价值。

  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也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田黄石,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出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而值得收藏的、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