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氟橡胶包金属粘合剂近距离店家
表面处理对粘接效果的关键作用
氟橡胶的低表面能特性使其粘接前必须进行严格表面处理。机械处理包括喷砂(100-200目氧化铝砂)或砂纸打磨,增加表面积和机械嵌合;化学处理常用丙酮或专用清洗剂脱脂,去除脱模剂残留;等离子处理(功率50-100W,时间30-60秒)能引入活性基团,提高表面能至40mN/m以上。对于长期存放的氟橡胶件,还需进行表面氟化层去除处理。实验表明,经优化处理的表面可使粘接强度提升3-5倍,耐久性测试(如热油浸泡后)剥离强度保持率超过90%。
氟橡胶被称为“橡胶王”,是一种含氟高分子弹性体,具有的耐介质功能、耐高温功能、耐酸碱功能和耐高真空功能,但耐低温功能较差,使用受到限制。
若将氟橡胶与氟硅橡胶并用,制备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胶,功能会发生什么影响呢?
氟硅橡胶是一种侧链含有氟原子的硅橡胶,其主链为硅氧键,分子链柔顺性好,耐低温功能。氟硅橡胶中含有一定量不饱和键,能够选用过氧化物硫化系统进行硫化。
氟橡胶的硫化温度和硫化时刻与氟硅橡胶大致相同,两者能够完成共硫化,因此这两种橡胶并用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中国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选取如下材料,进行了试验
氟橡胶,商标PL958
氟硅橡胶,商标AFS-R-1003
硅橡胶,商标110-2
物理功能比照
不同并用比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胶的物理功能如表2所示
从表2能够看出,当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8/2时,并用胶的物理功能较好,这是由于该并用比下,氟橡胶与氟硅橡胶构成相互涣散较好的结构,而氟硅橡胶的份额相对增大或减小均会使两相相容性变差。
耐介质功能和脆性温度
体积(质量)变化率是试样在介质中处理前后体积(质量)的变化率,其值越小,试样的耐介质功能越好,反之越差。不同并用比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胶的耐介质功能和脆性温度如表3所示。
从表3能够看出:跟着氟硅橡胶用量增大,并用胶的耐介质功能略有下降,耐低温功能显着提高;普通氟橡胶的脆性温度仅为-20 ℃左右,当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5/5和8/2时,并用胶的脆性温度别离可达
-52和-45 ℃,耐低温功能大幅提高;氟硅橡胶提高并用胶耐低温功能的同时并未使其耐介质功能大幅下降,即便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5/5,并用胶仍具有的耐介质功能。
选取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8/2和5/5的并用胶进行断面微观形状剖析
当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8/2时,并用胶构成了均匀的相态结构,未呈现显着分层,阐明两种胶完成了共硫化,宏观表现出的物理功能;当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5/5时,并用胶呈现显着的中空区域,受力时会发生裂纹使其功能显着下降,这表明两种胶混合均匀,不能构成涣散均匀的结构。
结论:
(1)跟着氟硅橡胶用量增大,并用胶的脆性温度下降,耐低温功能显着提高。
(2)当氟橡胶/氟硅橡胶并用比为8/2时,并用胶的微观结构未呈现显着分层现象,物理功能较好。
在输送带的使用过程中,为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环形结构正常运转,接头环节必不可少。热硫化接头凭借能使接头处强度接近本体强度、接头寿命长且运行稳定等优势,成为输送带接头的理想选择。而这其中,硫化接头胶的正确选用是决定接头质量的关键因素。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输送带热硫化接头用。
芯胶
芯胶在热硫化接头中主要用于填充输送带芯层之间的空隙,起到连接和增强芯层间粘合力的作用。它与输送带的骨架材料,如钢丝绳芯、织物芯等,有着良好的粘附性。以芯输送带为例,芯胶要紧密包裹住每一根钢丝绳,确保在运行过程中,钢丝绳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抽动、断裂等情况。其硫化后形成的弹性体,具备出的柔韧性和抗拉伸性能,能有效分散输送带在运转时所承受的拉力,使整个输送带受力均匀。芯胶的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与接头质量息息相关,合适的芯胶能在硫化过程中与骨架材料充分融合,形成稳固的结合体。
面胶
面胶覆盖在输送带接头的表面,直接与输送的物料接触,承受着物料的摩擦、冲击以及环境因素的侵蚀。因此,面胶需要具备高耐磨性、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在水泥厂、煤矿等行业,物料硬度大、输送量大,对输送带面胶的要求更为严苛。的面胶在硫化后,表面光滑且致密,能有效减少物料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物料对输送带的磨损。同时,面胶还能水分、化学物质等渗透到输送带内部,保护芯层和接头部位不受损害,从而延长输送带的整体使用寿命。
热硫化胶水
热硫化胶水是实现橡胶与、橡胶与金属等不同材质之间牢固粘接的重要媒介。它在硫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与被粘接材料形成化学键合,进而产生强大的粘接力。例如,在滚筒包胶中,热硫化胶水可将橡胶衬板牢固地粘接在滚筒表面,确保在高速运转和重负荷的情况下,橡胶衬板不会脱落。一些高性能的热硫化胶水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在硫化前充分填充到被粘接材料的细微缝隙中,进一步增强粘接效果。而且,热硫化胶水的硫化温度和时间需与芯胶、面胶的硫化工艺相匹配,以整个接头硫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输送带热硫化接头作业时,需依据输送带的具体类型、使用工况以及硫化设备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硫化接头胶料,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进行施工,方能确保接头质量,保障输送带的稳定运行 。
柳州氟橡胶包金属粘合剂近距离店家
氟橡胶配方,一般是由生胶、吸酸剂、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填充剂、加工助剂等组成。
1.生胶
国产氟橡胶和国外的氟橡胶的性能基本相同,只是加工性能有些差异,国产胶的加工性能较差,主要是门尼粘度较高,相应影响胶料的加工流动性。
国产氟橡胶26相当于美国杜邦公司的 VitonA,氟橡胶246相当于 VitonB, 国外的氟橡胶生胶中有不少已添加了硫化剂,美国3 M公司和日本大金公司供应的氟橡胶已经含有硫化剂。
2.硫化剂
硫化是使氟橡胶产生一定程度的交联,使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氟橡胶硫化可以采用亲核试剂的离子加成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过氧化物或射线以自由基方式进行。
用胺类化合物(1#、3#硫化剂)硫化氟橡胶,可以解 决一般产品的要求;采用2#硫化剂,可以解决胶浆的加工。
在密封制品中,为使其具有较小的压缩变形值,应优先选用酚类化合物作为硫化剂。如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AF等,并配用相应的促进剂,以适应高层次的性能要求。
在解决对腐蚀性介质的抗耐性方面,建议采用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
3.吸酸剂
吸酸剂也称为稳定剂。它是为了解决氟橡胶加工过程中产生氟化氢对金属的腐蚀和污染,使硫化反应顺利进行。一般采用MgO、CaO、ZnO、PbO、二盐基亚磷酸铅,其用量一般在5~10份。它们的加入各有特点, MgO耐热性好、PbO 耐酸性好;CaO压缩变形小;对消除气泡有利;ZnO和二盐基亚磷酸铅可使胶料流动性得到改善,耐水性好,Ca(OH)₂ 压缩变形小,加入Ca(OH)₂ 和活性MgO,在酚类硫化体系中,可得到低压缩变形的胶料。总之,要选择合适的吸酸剂,以满足实际性能的要求。
4.补强填充剂
氟橡胶是一种自补强性的橡胶。由于性能要求和用途的不同,需要通过补强、填充体系进行调节,使其功能和成本适应用户的需要。 一般用量在10~30 份之间。目前常用的补强填充剂大致上有热裂法炭黑(N-990)、喷雾炭黑、白炭黑、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钙、碳纤维等。
采用从加拿大的N-990 炭黑或喷雾炭黑,在黑制品中均可取得较好的加工工艺和相应的物理性能。
加入20份碳纤维的氟橡胶,其胶料流动性好,复杂形状产品硫化之后,其 外观优于添加N-990 和喷雾炭黑产品,表面光滑。由于含碳纤维的胶料热导率大,适合高速运动的橡胶件使用。应该指明的是,加入碳纤维的产品成本高,伸长率低。
彩氟橡胶制品可以使用白炭黑、钛白粉、氟化钙、碳酸钙等,并配合相应的颜即可制得相应的胶料。但是,在加工压缩型密封制品时,选用彩原料要注意颜料对高温的抗耐性。此外,还要控制胶料的压缩变形值,使产品适应压缩状态下的工作需要。
5.加工助剂
加工助剂的应用是近年来氟橡胶加工的一大进步,它是在不影响胶料性能发挥的前提下,改善氟橡胶的混炼工艺,焦烧,改进胶料的流动性和压出性能,并能在加工中粘辊、粘模,起到外脱模剂的作用。
在氟橡胶的加工中,已出现过氟蜡、低分子聚乙烯、硬脂酸锌、Ws280、棕榈蜡、模特丽935等新的加工助剂,为氟橡胶的加工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其 加入量在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