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南沙群岛天然橡胶热硫化胶粘剂粘接剂咨询电话
橡胶-金属热硫化粘接技术
橡胶与金属的热硫化粘接需要特殊处理工艺。金属表面需经喷砂、磷化或镀黄铜处理,粗糙度控制在Ra3.2-6.3μm为佳。常用的开姆洛克(Chemlok)系列胶粘剂在硫化过程中会与金属形成化学键合,剥离强度可达15-25N/mm。某汽车悬置件生产数据表明,采用双涂体系(底涂+面涂)可使橡胶-金属界面的耐疲劳性能提升3倍以上,满足50万次振动测试要求。
橡胶与金属热硫化黏合,是一门复杂,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它包含着橡胶物理化学,表面处理科学,冶金学,黏合科学,及橡胶加工热反应工程,渉及多种相互作用。在进行橡胶与金属热硫化黏结工艺流程中,要严格清洗处理,选对胶黏剂,调节好与之匹配的不影响黏合的胶料,掌握好全过程质量及工艺控制,不放过毎一个细节,这样黏合才有。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容易磨损,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分子内具有双键,易起加成反应,容易老化。
(4) 有良好的耐环境性。(5) 亦可作为NBR的单涂型胶粘剂,即粘结金属与NBR时,一般不需再选用面涂型胶粘剂。 2,面涂型胶粘剂的特点
(1) 通过正确选用,能粘结各种通用橡胶。
(2) 与底涂型胶粘剂(CH205)粘结性能。 由于面涂型胶粘剂 与金属的粘结效果不是很好,或者即使有些品种,如常用的CH220,初期粘结强度亦很高,足以产生橡胶内聚破坏的结合力,但粘结件耐环境性,稳定性不足,因此,使用面涂型胶粘剂之前,金属表面一般宜先涂底涂型胶粘剂,确保与金属优良的粘合,确保粘结件的耐环境性,耐久性。由一种底涂型胶粘剂和一种面涂型胶粘剂,便组成了洛德公司(LORD)所谓的双涂体系。
南沙群岛天然橡胶热硫化胶粘剂粘接剂咨询电话
一个完整的硫化体系主要由硫化剂、活化剂、促进剂组成。硫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导-预硫-正硫化-过硫。这四个阶段就是常用的焦烧阶段、热硫化阶段、平坦硫化阶段和过硫化阶段。胶料各种性能变化转折时间,主要取决于生胶的性质、硫化条件、配合剂尤其是硫化体系的性质和用量。一般用扭矩与硫化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来描述整个硫化过程,图1位硫化历程图。
1.1焦烧阶段
焦烧阶段(硫化导期)是图 1的AB段,该阶段胶料有很好的流动性,呈黏流状态。AB段是热硫化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称为焦烧时间。由于橡胶具有热积累的特性,所以胶料的实际焦烧时间包括操作焦烧时间A1和过剩焦烧时间A2。A1是橡胶加工过程热积累效应所要消耗的焦烧时间,取决于胶料混炼、热炼、压延、压出等工艺条件。A2是只胶料在模型加热时保持流动性的时间。
结构增强材料:未硫化芯胶作用:填充皮带接头的织物层之间,增强接头的整体韧性和抗撕裂能力,相当于接头的 “骨骼”。特点:
高弹性:硫化后与皮带织物紧密结合,吸收运行中的冲击载荷。密封性好:煤粉、水分渗入接头内部,避免锈蚀和分层。使用方法:裁剪成与皮带接头等宽的条状,铺设在打磨后的织物层之间,确保覆盖整个粘接面。
三、表面防护材料:未硫化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