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广州回收荧光颜料,
2018年被普遍认为是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开启的元年。据统计,2018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规模0.6GW,同比增长414%。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1033.7兆瓦,首次突破了GW的水平。
进入2019年,储能项目增多,市场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相继发布了促进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储能产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有行业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储能主要客户仍将是电网行业,不仅仅是项目的需求拉动,还包括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完善等,都会伴随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而渐趋成熟与稳定,电网侧储能将得到大发展。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储能在解决新能源接入电网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可能会成为一种必备需求。
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将迈入千亿级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累计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为1.0185吉瓦/2.9123吉瓦时,是2017年累计总规模的2.6倍。专业机构预计,2020年之后储能商业化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RCESIP(储能产业政策研究中心)的预测表明,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4吉瓦,市场份额将迈入千亿级别。
这意味着中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真正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其背后的推动力无疑是2017年10月份五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8年,行业内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政策的刺激力量,因此这一文件以及后续将推出的配套政策,将继续推动中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从全球来看,电化学储能产业也进入了新时代。截至2018年底,全球累计投运的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8683吉瓦/10.7392吉瓦时,功率规模同比增长65%,提速明显。
根据美国清洁能源与技术咨询公司Mercom资本集团的统计,2018年,全球对储能公司的风险投资增加了19%,企业融资总额为8.5亿美元,2018年储能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由30个增加至49个。
在储能产业链中,锂电池公司和储能系统公司成为最受关注的企业,2018年融资金额TOP5的储能企业中,3家是锂电池公司,2家为储能系统公司。其中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以1亿美元的融资荣登2018年储能企业融资榜首。
储能产业将迈入新阶段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储能应用产业中,结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2017年前以用户侧为主转变为以电网侧为主。
基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创新开展共享储能应用研究的成果,青海3家新能源储能和发电企业日前就开展共享储能调峰辅助服务签订合约,标志着该省共享储能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化交易试点启动,这也是国内能源行业首次开展此类交易试点。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三家企业分别是鲁能集团青海分公司、国电龙源青海分公司和国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根据已签署合约,三家企业约定于4月21日至4月30日将富余光伏与共享储能开展试点交易,预计完成交易电量50万千瓦时至100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