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地源热泵在煤改电中的突出优势

时间:2016-05-04 09:02

  到目前为止,我国冬季供暖面积已达一百亿平方米,以北京为例,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供暖期为四个月,东北三省为例,10月15日~次年4月15日供暖期为六个月。供暖主要制热设备为煤锅炉,烧煤碳存在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缺点。近年来,政府决心治理雾霾天气,14年11月起煤改电正式实施,用电供热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电能直接转化热能;电能转化机械能搬运空气能(空气源热泵);电能转化机械能搬运浅层地能为建筑物供暖(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相比具有稳定性,并且既没有燃烧污染空气,也不需要城市管网浪费资源,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多年以来建筑物的供暖方式变化不大,基本都是采用燃烧取暖。当全球出现了能源危机,燃烧产热更显得效率低下,并且严重污染环境。其实,为建筑物供暖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我们的居住环境只需18℃~22℃,就可进行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所以用高品位能源进行建筑供暖是浪费了能源的品位。专家认为我们应该将高品位能源留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使用,不应在建筑物供暖方面使用高品位能源。能源的科学利用就是应该按照品位来使用能源,用高品位的能源来加热水到40多度再为建筑物供暖是非常浪费的。

  比较三种不同的供热方式,电能转化热能安装相对简单,但户外电网投资大,户内运行能耗高。空气能虽然采集方便,但容易造成城市热岛现象。浅层地能显示出明显优势: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供给热泵的地能温度相对稳定,在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保证前提下,能有效保证为建筑物供暖的总量,运行成本低。在同样供暖面积情况下,电源配置总量是电能直接转化热能供暖方式的四分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来为建筑物供暖。而浅层地能所处的地能恒温带的温度不受白天黑夜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与太阳能、风能相比在能源稳定性供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热泵技术的发展给浅层地能的开发赋予了新的生命,浅层地能是最适宜建筑供暖的能源形式之一。

  北京市对浅层地能供暖的鼓励政策从2006年的每平方米补助50元,到建设部2009年每平方米补助80元,一直到现在按投资的50%给予补助,说明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但目前主要问题是这个理念还未被大家所广泛认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今后更加努力,让浅层地能无燃烧成为建筑物智慧供暖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