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24 17:09
烫火锅时,锅里才冒出热气,很多人就急着把食材一股脑儿倒进锅里,结果出现很多泡沫。为何会起泡沫呢?这泡沫吃了对人体有伤害没?
火锅里出现泡沫,常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火锅汤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当汤料被加热到沸腾时,汤料里的蛋白分子便会因汤料翻滚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泡沫。锅里的温度越高,泡沫冒得越多。
二是某些肉类(排骨、鳝鱼、香菜丸子、牛肉、三线肉等)里有残留血水,下到锅里就会形成泡沫。
三是火锅底料或其他食材中存在一些蛋白质或其他成分;
四是使用劣质或不新鲜的油导致。
五是水未开便下肉或其他菜品,且一次性放太多食材。
邹瑜指出,一旦关火,火锅里的泡沫就会逐渐消失。这种泡沫对人体没有伤害,但由于有一些血水,因此建议最好把泡沫舀走。此外,还可以降低锅底温度,不使汤料过于沸腾。
不能保留的泡沫
1.煮肉的泡沫
排骨等肉类食材清洗干净后放进炖锅烧开后,人们会发现,锅里出现很多血泡。对此,邹瑜表示,起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猪肉中的脂肪以及其他成分也都会出现在泡沫中。此外,肉中的许多毛细血管破裂,以及残留的一些血液也会跑到汤里,产生血泡。
而煮肉产生的泡沫主要源自肉中残留的血水,伴随着一些杂质而产生。
所以,无论是煮肉还是炖汤时,最好先焯水,将泡撇去或倒掉。第二次炖汤再产生的白色泡沫,主要是肉中的蛋白质,可以保留。
2.打豆浆的泡沫
打豆浆时产生的泡沫主要是大豆皂苷产生的。它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它的存在会使得豆浆在没有被加热到沸腾时就满锅泡沫,造成沸腾的假象。邹瑜表示,人喝下没有煮熟的豆浆,会产生肠胃反应,比如呕吐,所以,可以把泡打掉,或把豆浆加热到真正沸腾。
而真正沸腾后留下的泡沫是可以吃的,但如果觉得口感不好,也可以弃掉。
可以保留的泡沫
1.煮粥煮面的泡沫
面粉中含有一些蛋白质,煮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溶到水中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此外,面中的淀粉也会有一些溶到水中,增加水的黏度。高黏度的汤有助于泡沫的稳定存在,也就是说汤的黏度越高,泡沫可能越多。这样的面汤喝起来浓浓的,特别香,而且这些泡沫对健康没有害处,可以放心食用。
而用大米或小米煮粥时,锅里会出现很多泡,这种泡是粥油,是大米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适合年老体弱的人群服用。所以这种泡不需要消除。
2.泡茶的泡沫
泡茶时产生泡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是皂苷的一种,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喝茶时不要把这层泡沫去掉。不过,茶中的茶皂素实在太少,距产生抗菌等健康作用所需要的量差得很远。
3.咖啡的泡沫
咖啡中能产生泡沫的成分很多,比如很多人喜欢喝卡布其诺,它就会出现很多泡,而这个泡是牛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