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最新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海选报名时间表

时间:2020-11-27 13:01

   请注意: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栏目组工作人员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诈骗钱财。参加华豫之门海选—请拨打本页面热线电话报名

  《华豫之门》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陈琨、藏宝人、明星嘉宾、国内外知名鉴定与华豫之门汇聚一起,共同就"宝物"的收藏与鉴赏展开论战的华豫之门栏目。节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凸显北京地域特色。与其它同类节目相比,这档节目最大的不同在于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及国际化的视角来系统地诠释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精湛与美艳,与此同时,"去伪存真"的节目宗旨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威严与立场,在温情与柔美之外展现节目冷竣与个性的一面。源自法国的 360 度全景演播室将整个收藏界浓缩为一个"圈"――面对 360 度全景摄像机,在这里,每期上演的都是一场"真"与"假"的较量,"质"与"价"的争锋,一幕幕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悄悄上演在收藏的"天下"。 

  《华豫之门》“打开大门办电视,大众藏友广泛参与”,这种节目内外良性互动把小众收藏节目办成了大众文化活动,通过“引导收藏传承文化 服务藏友 品味艺术”扩大了节目影响力,在《华豫之门》节目中,民间持宝人与专家,与藏家,与拍卖市场对接,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的平台,而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体现了服务意识,坚持职责和服务的功能定位,就形成《华豫之门》特有的核心价值。

   《如有藏品需要上华豫之门 - 国家级专家鉴定 - 藏品交易买卖 - 请拨打本页面热线电话报名》

   华豫之门海选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明清玉及高古玉“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字画精品,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等!

   [5]、油画:当代艺术,各国油画! 

   [6]、钱币:银币、铜币、各种古钱币! 

   《华豫之门》在全国收藏栏目中率先引入市场概念,邀请活跃于国内外拍卖行和古玩市场、具有鉴定能力的业内资深人士担任市场观察员,评估藏品,解析市场风云,靠文化内涵赢得欣赏,而不是以价格为噱头吸引眼球。看《华豫之门》节目,尽管没有讲座式的长篇大论,没有吸引眼球的猎奇,但在面对一件件积聚了一个时代精华的藏品时,在专家娓娓道来的点评中,观众透过文物看到历史,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为祖先的精湛技艺而赞叹。同时在持宝人起伏跌宕的故事中,让观众领略《华豫之门》倡导的“收藏财富收藏历史 收藏文化 收藏丰满大写人生”的收藏真谛。

  华豫之门大讲堂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通宝如何鉴定?

  顺治通宝铸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主国的顺治年(1644-1661年)。法定成色应为铜七,铝锡三,千文一吊,值银一两,然各省的铸造大多有差异并且有私下铸造的。顺治通宝钱面文,以工整的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按照钱的背文区别为五种样式,也就是久享盛名的"顺治五式"钱。第一式:仿古钱。钱径约2.4厘米,重3.8克左右,钱背光而无文。第二式:汉字钱。其钱体制仿照唐代会昌开元,钱背铸造有各地局名一字,排列在穿孔之上或者穿孔之右,其字共22个(户、工、临、宁、原、宣、同、江、西、阳、前、延、襄、东、河、蓟、广、昌、浙、陕、福、云)。钱径2.5-2.6厘米,重3.8-4.5克。第三式:一厘钱。顺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年)所铸权银钱,穿孔左边的"一厘"表示每钱折钱厘行用。穿孔右边一般为铸的局名,总共十七个字,比第二式汉字钱少了延、西、前、襄、云五局。钱径2.6厘米,重4克左右。第四式:满文钱。钱背铸有两个新满文,穿孔左边为"宝",穿孔右边为"泉"或者"源",为户、工两部所造。钱径2.7厘米,重4.4克左右。第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铸的局名,穿孔右边是各铸局名的汉字,共有:临、宁、原、宣、同、江、东、前、蓟、昌、浙、陕等十二局。钱径约2.8厘米,重4-5克。顺治五式钱中以第五式满汉文钱的制作最好,铜色滋润,流存于世上最多。另外还有合背钱以及记重记值的当十大钱,都很少见。顺治五式钱为清代货币的形制奠定了基础,以后各朝大多沿袭顺治的钱制,并参照铸行,影响很是深远。

  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局名,穿孔右边是汉文局名,共计有22个铸局。其中主要的20局记名改为口诀便是: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另外有甘肃巩昌局铸的"巩"字钱,山西省局铸的"西"字钱,都是少见的品种。以上两类钱在制作上也与顺治钱相同,其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康熙四十一年(1720年)又铸半重"轻钱",折价使用,但流传于世上却不多。现在流存于世上的劣等小砂版、鹅眼钱等都是私铸钱。另外还有少许数量的背铸星月的钱,还有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等,品类很多,但数量较少。

  雍正通宝铸于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一1735年)。钱径一般约2.6~2.8厘米,重3.6~5.4克。雍正通宝钱按顺治四式满文钱造,钱面文字"雍正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宝"字,穿孔右边是计局的满文,其局共计有20字(除户、工二部外,均为省局名,州、府局已废);泉、源、巩、河、苏、广、昌、浙、陕、桂、福、云、南、台,武、黔、川、晋、济、安。雍正钱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清代钱币中居于少而精的地位,由此可知雍正钱法严谨。现今流传于世上的还有贵州黔局大样钱一种,形制类折二钱,很少见。

  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2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际克苏、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晋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