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3 11:44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组
《如有藏品需要上华豫之门 - 国家级专家鉴定- 藏品交易买卖》请拨打本页面热线电话报名
华豫之门大讲堂: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众所周知,徐悲鸿对画马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马,神骏气昂,奋发感人,千古叫绝。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徐悲鸿画鸡,也是一绝。徐悲鸿笔下的鸡,造型极为写实,尤其冠与爪之刻画,笔法精细严谨,尾巴以浓墨大笔扫出,冠红如火,尾黑如漆,在粗与细,红与黑的对比中呈现出一种和谐。
徐悲鸿作画,不论画马、画鸡或其它动物,都有所寄托,有所寓意。他笔下的鸡,多是昂首挺立、怒发冲冠的公鸡。公鸡正是英勇、顽强的象征。徐悲鸿正是想通过画鸡来赞颂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表达对和平的祈求。
顺治通宝铸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主国的顺治年(1644-1661年)。法定成色应为铜七,铝锡三,千文一吊,值银一两,然各省的铸造大多有差异并且有私下铸造的。顺治通宝钱面文,以工整的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按照钱的背文区别为五种样式,也就是久享盛名的"顺治五式"钱。第一式:仿古钱。钱径约2.4厘米,重3.8克左右,钱背光而无文。第二式:汉字钱。其钱体制仿照唐代会昌开元,钱背铸造有各地局名一字,排列在穿孔之上或者穿孔之右,其字共22个(户、工、临、宁、原、宣、同、江、西、阳、前、延、襄、东、河、蓟、广、昌、浙、陕、福、云)。钱径2.5-2.6厘米,重3.8-4.5克。第三式:一厘钱。顺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年)所铸权银钱,穿孔左边的"一厘"表示每钱折钱厘行用。穿孔右边一般为铸的局名,总共十七个字,比第二式汉字钱少了延、西、前、襄、云五局。钱径2.6厘米,重4克左右。第四式:满文钱。钱背铸有两个新满文,穿孔左边为"宝",穿孔右边为"泉"或者"源",为户、工两部所造。钱径2.7厘米,重4.4克左右。第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铸的局名,穿孔右边是各铸局名的汉字,共有:临、宁、原、宣、同、江、东、前、蓟、昌、浙、陕等十二局。钱径约2.8厘米,重4-5克。顺治五式钱中以第五式满汉文钱的制作最好,铜色滋润,流存于世上最多。另外还有合背钱以及记重记值的当十大钱,都很少见。顺治五式钱为清代货币的形制奠定了基础,以后各朝大多沿袭顺治的钱制,并参照铸行,影响很是深远。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黄鼎黄鼎,福州市人,1961年生,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同时兼任国内多家艺术品经营机构或艺术总监或学术顾问等职。从事中国画创作和名家书画的鉴定收藏专题研究近廿年,1992年(三十一岁)即出任香港朵云轩版的《陆俨少书画藏品集》一书的学术顾问。1994年又应约担任国内西泠印社版的《陆俨少作品精粹》《陆俨少课徒画稿新编》二部画册的特邀编辑。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大展并获奖。近几年发表于《美术观察》、《收藏家》、《新美术》、《艺术》、《荣宝斋》与《香港视艺》等海内外专业期刊上的书画鉴定学术论文达三十多篇,已撰写出版《名家书画鉴定的理论与实践》、《我说书画作伪》学术著作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