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0 01:17
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鉴宝栏目组
2020年鉴宝海选客服电话 ——请拨打本页面热线电话咨询
“中国有句老话叫睹物思人,通过每一件‘传家宝’,都能够穿越到不曾经历的从前,这种穿越是发思古之幽情。”河南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一语道破《华豫之门》这档文化收藏类栏目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
《华豫之门》栏目全新改版为以家风传承为主题的《华豫之门》,并在2016年元旦开始播出。从物质传承上升至精神传承,栏目组的经验是:宝物中有文化、有历史、有传承、有情感。
《华豫之门》是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单位联合河南电视台卫视频道强力新推出的一档艺术品收藏领域大型文化类活动节目板块。该节目是电视台唯一的一档巨资奉献的大型收藏品电视栏目。节目力邀权威的央视《一槌定音》栏目专家邓丁三老师、杨宝杰老师、李晨老师、曾汉光老师、罗庚老师等坐阵,专家现场鉴定评论,把珍贵藏品欣赏、收藏趣闻秩事、藏品评论、专家鉴定评论融为一体,使观众在了解收藏知识的同时,开拓眼界,提高收藏技能、文化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达到立足岭南传播中华丰厚悠久历史文化目的。节目聚焦于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与其他收藏类节目所不同的是节目更注重艺术性、文化性、历史性、稀缺性、艺术品的展现,用艺术品为载体,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本节目面向全球传播寻找眼光收藏者为宗旨。精心制作,巨资打造。
华豫之门大讲堂:
陶鼎 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商周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明器。汉代以后消失 经综合鉴定为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鼎,形象地说它就像是一个非常大的火锅。当时,人们把各种能吃的食物一远古三足陶鼎起放入鼎里,然后在鼎的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由于鼎的体积太大,不容易移动,所以只能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到了西周时期,陶鼎被改造成了较小型的器皿,很快它又被铜制的铁制的食物容器代替了。从元代开始,火锅的变化并不太大。由于火锅在使用中需要燃烧木炭,所以在我们大力提倡保护生活环境的今天,这种烧碳的火锅逐渐被撤下了餐桌,它们也将随之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