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7 01:13
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组》
公告:华豫之门2020年海选时间;请拨打本页面热线电话咨询
请注意: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栏目组工作人员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诈骗钱财。敬请广大藏友咨询华豫之门栏目组
华豫之门海选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明清玉及高古玉“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字画精品,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等!
[5]、油画:当代艺术,各国油画!
[6]、钱币:银币、铜币、各种古钱币!
《华豫之门》节目每期聚焦一个城市。节目立足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层层筛选,推出一件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能成为城市文化名片的艺术品作为当地的“民间国宝”。《华豫之门》节目已经成为城市打造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华豫之门》鉴定团专家:蔡国声
蔡国声男,1944年12月出生,浙江定海人。
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理事、文博系副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民间收藏丛书》主编、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的特邀专家。并担任北京大学资源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的顾问及特聘教授。
从事文物、古玩鉴定及书法篆刻四十余载,融钟鼎、权量、钱币、碑碣于一炉,汲古今名家之精髓,勤奋钻研、锲而不舍,触类旁通化为自己的风格,书法作品多次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展出,并入选《中国当代墨宝集》、《当代书法精选》。鉴定专业方面的文章,作品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上也常有发表。从九十年代起,陆续创作出版了近二十部精辟的专业著作,以及三套有关收藏专题讲座的影视光碟,这在古玩鉴赏领域实属罕见,也使他被赞誉为“高产专家”。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于本职专业,积累了过硬的技艺功底,在专业领域中得到了同行的瞩目,获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古玩鉴定领域的领军人物。
2000年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
2001年获得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
2005年获得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奖
2006年获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艺术成就奖——紫荆花奖
2007年获得“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
华豫之门大讲堂: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铜镜,又称青铜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