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1 19:33
《华豫之门》是河南卫视一档艺术品收藏领域大型活动节目。节目时长为每期五十分钟。《华豫之门》节目具有权威的专家资源,涵盖陶瓷、书画、玉器、青铜、杂项等文化收藏领域。节目的海选活动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现场鉴定,提高公众对艺术品的鉴赏品味。
参加《华豫之门》海选鉴宝—请拨打电话咨询
华豫之门鉴定专家: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王育成
籍贯: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杂项鉴定专家
王育成生于北京,籍贯山东淄博,王育成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文化史及军事文化史,代表性着作、论文有:《道教法印令牌探奥》(精装大16开带书套本,2000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明代彩绘全真宗祖图研究》(精装大16开带书套豪华本,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火器史话》《中国古炮考索》(中国史研究、1993年4期)、《明武当金龙玉简与道教投龙》(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3期)、《文物所见中国古代道符述论》(道家文化研究、1996年第9辑)、《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考古、1998年1期)、《唐代道教镜实物研究》(唐研究、2000年第6卷)、《道教文物艺术与考古发现》《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考古学报、2003年4期),等等百余篇。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毛晓沪
籍贯:北京
瓷器鉴定专家。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从事瓷器鉴定四十年
中国有影响力的陶瓷鉴定家之一,从事鉴定40余年。
点评风格:睿智 、犀利
毛晓沪男,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古董投资专业顾问,是当代中国古陶瓷界着名人士,擅长瓷器鉴定、古陶瓷修复。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刘九庵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在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和古陶瓷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杨实
生于1935年,河南卫视鉴宝栏目《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专门收藏和研究高古瓷。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藏家,本身是音乐家出身,离休前曾经担任过中央乐团的第一提琴。
收藏古陶瓷超过30年,有丰富的藏品和许多独到的收藏经验。曾经在大型国际会议上发表过:关于古代艺术品保护和收藏问题的演讲。曾经多次出任北京市文物局举办的古陶瓷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与故宫、国家博物馆的高级专家同台授课。古陶瓷专家。高古瓷收藏是业余嗜好,孜孜以求30年,家里简直是一个小型的陶瓷博物馆。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摊贩和北京古玩城的老板们几乎都认识杨先生,他们叫他“杨老师”。这不只是因为他每周未都风雨无阻地去转几趟,也不只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关键的“眼力好”在圈内几乎是公认的。连古玩城老板们拿不准的都要找他来看看。“说”收藏、“说”投资、“说”陶瓷,自然与众不同。
华豫之门大讲堂: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