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5 14:47
我国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械装备制造业,依行业类、组、型划分,系归属于混凝土制品机械行业范围;此产业是紧密跟随着砌块建筑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砌块生产及砌块建筑工艺技术水准的提高而不断的发展。
试让我们回顾一下国内砌块机械进入市场的重要发展里程,不妨可以把它大致划分为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5~1985年
这个阶段,是以小型的砌块成型机为主流产品,而且80%以上为移动式砌块成型机,产品市场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贵州、江西、云南等地区,主机系统构造是以简单的机械传动方式为主,振动系统大多都采用了建筑预制品厂通用的小型附着式振动器,振型为环向振动,主要激振方式为压头振动、模箱振动、模芯振动、底台振动,由于此类小型附着式振动器做为激振引擎的动力效果较弱,所以在砌块成型机上同时要匹配两种以上的激振引擎、作业中同时施加激振,而砌块制品的成型周期最快也得40秒以上。1984年在广西南宁由中国砌块协会在年会中主办,召开了全国小型混凝土砌块成型机的行业展览会,会上所展示的成型机机型达到百余种之多、琳琅满目;据悉我国最早生产的砌块成型机,大多是以原苏联70年代制造的东兰1号移动式成型机(下蛋机)为仿照样板,基本上是农用机械厂制造的产品居多,没有行业的统一制式和型号,基本上是“一对一”的非标准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多使用于地区是贵州黔南及广西河池等地,于我国南方乡镇地区居多。
第二阶段:1985~2000年
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国民经济和城乡基本建设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国家建材局及建设部组织下,加大力度推动了砌块成型机械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其间国家多次组织技术代表团赴美国及至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考察。其中重点参与的归口科研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参于进出口贸易方面审核的是:中国标准定额研究所。由建设部指定的企业引进了美国贝塞尔公司及意大利罗莎公司的设备和意大利部分设备产权技术,给国内的砌块成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此外,由国家立项,在国家建材局组织领导下,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主持研究设计,广州光华机器厂制造的模振5块机(仿美国BESSER、Basco pack机型)、其具有德国制式的升降板机及指状叉子母程控窑车的全自动生产线在昆明硅酸盐制品厂投产使用。
在这15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国内企业国产化生产的意大利罗莎公司引进技术5块机型全自动生产线部分进入国内市场外,砌块成型机全套自动化设备及高端市场的主流产品仍然是以美国、欧洲,甚至后期的韩国及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通过对国外设备技术不断的学习和消化,国内终于在90年代中后期产生了对砌块成型机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自主设计制造的企业,然而此时对于高端市场砌块成型机全自动生产线的主机,大多数客户还是采用了德国及美国的进口主机。
第三阶段:2000~2012年
2000年以后,我国逐步开始自主研发较高水平的砌块成型机及其全自动化的成套设备生产线,进入了国内高端市场形成了以中国设计制造的机型设备为主流的市场状况。而初级市场是以国产砌块成型机作为主导产品的垄断状况。并且在近5年来,砌块成型机面向第三世界出口创汇量很大。中国的砌块成型机械市场,目前可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最大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