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模压皮鞋的装配工艺流程的说明

时间:2016-04-13 15:05

  模压皮鞋的装配工艺流程的说明:缝帮脚和内底:这是对胶粘绷帮成型后的帮脚和内底进行缝合加固的工艺,其目的是防止模压成型时因橡胶硫化温度高于绷帮胶粘温度而使帮脚与内底的分离。如果是热熔胶绷帮或套楦成型的鞋帮,可不必有此工艺。因为在此工艺之前的基础装配过程与胶粘皮鞋和胶粘运动鞋相同,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缝合帮脚和内底工艺。缝合帮脚和内底所使用的制鞋机械是单线缝内线机或双线缝内线机。单线缝为链缝线迹,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

  刷帮脚和内底胶浆:胶浆,是天然橡胶与汽油相溶而制成的胶液,呈浆糊状态。将其涂刷在帮脚和内底表面,可渗透入纤维,提高附着力,与橡胶外底同时硫化,可提高粘合强度。用毛刷将胶浆涂于已磨毛的帮脚和内底表面,干燥后即可模压成型。

  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是橡胶外底在成型模具中硫化成型时与鞋帮同时硫化而完成结构装配的工艺方法。所使用的制鞋设备是模压机。模压硫化成型工艺的三个要素是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由橡胶配方确定,由机器的模具加热装置和自动延时器控制;压力即模具在硫化成型中克服橡胶膨胀力的锁模力,锁模力由锁模机构和推动锁模机构的油缸产生。足够的锁模力可使模压皮鞋粘合强度提高、底形精确、溢胶减少,是模压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

  模压成型工艺的流程是:加热外底模具至橡胶硫化温度,将鞋帮套入楦模,将生胶片填入底模型腔,锁模并硫化成型,开模并取出模压鞋。填入底模型腔中的生胶片,是经橡胶加工设备对生胶和各种配合剂的切割、塑炼、混炼、压延、冲裁而成的。模压成型外底橡胶材料的工艺和设备,是模压鞋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然大块生胶材料的切割,使其成为小胶块而便于塑炼加工,所使用的制鞋设备是切胶机;对生胶块的塑炼,使其可塑度提高而成为塑炼胶,以满足混炼工艺的需要,所使用的机器是开放式双辊筒炼胶机;混炼是对塑炼胶加入各种配合剂的炼胶过程,所使用的机器是开放式双辊筒炼胶机或密炼机;压延是对混炼胶压延成片状的工艺,使其便于填入模具型腔,所使用的机器是压延机;冲裁是将片状胶料冲裁成鞋底形状的工艺,所使用的机器是裁断机。将冲裁成型的生胶片在填入模腔之前,还要进行称量,使不同号码的外底模具填入不同重量的生胶片,以利硫化成型。

  整饰:模压皮鞋的整饰内容主要有:修剪成型底的飞边余胶,所使用的制鞋机械是修边机;清洁帮面污物,所使用的机器是毛刷清洁机;鞋面打光或喷色,所使用的机器是布轮抛光机或喷色机。模压皮鞋的工艺要点是:模具型腔要严密,底模和楦模的边口配合要良好,防止溢胶;楦模和底模的锁模力要足够,避免外底形状和尺寸不准确、帮底粘合强度不足的现象发生;胶料称量要准确,填料分布要合理,以免外底密度不均匀和底纹残缺、亏胶或溢胶;硫化温度和时间的设定要符合胶料配方的要求,不得忽高忽低或忽长忽短而造成外底的欠硫或过硫的质量缺陷。底模与模板构成了外底的型腔,楦模与鞋帮从上向下产生锁模力,并将胶料封闭在外底的模腔中进行硫化成型,使鞋帮和外底在加热加压的状态粘合装配为一体,成为硫化成型的橡胶模压皮鞋产品。--奇峰前帮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