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成型外底工艺流程的说明

时间:2015-12-24 13:27

  成型外底的工艺流程

  1.模压橡胶外底的工艺流程:生胶切块-生胶塑炼-胶料混炼-压延出片-裁片成型-模压硫化成型-整饰

  2.注射塑料外底的工艺流程:料斗加料-加热和螺杆塑化-螺杆注射料入模具-固化或硫化成型-整饰

  3.浇注聚氨酯外底的工艺流程:组聚酯多元醇与组异氰酸酯分别计量、料混合成聚氨酯-浇注入模腔-固化成型-脱模-整饰-定型

  成型外底工艺流程的说明:

  1.模压橡胶外底工艺流程的说明:生胶切块由于生胶原料的体积较大而且很重,在进入塑炼工序之前,必须经过切块加工,使其成为适合塑炼的小胶块。为了有利于切块和塑炼加工,在切块前,需对大块生胶进行加热软化处理。生胶切块所使用的制鞋设备是单刀液压切胶机。

  2.生胶塑炼:生胶塑炼的目的,是使其可塑度提高,以满足在混炼工序中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和分散的要求,便于压延和成型,提高胶料在模具中受高压成型时的流动性。塑炼所使用的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在塑炼时,有一对光滑而坚硬的辊筒以不同速度相对旋转,当生胶块放进两个辊筒之间时即被卷入其间距中,使生胶块受到挤压、拉伸和剪切的机械力作用以及升温和摩擦力产生的化学作用,生胶的弹性迅速减小,可塑度增加,从而达到塑炼的目的。两个辊筒的直径和长度决定了装胶重量。生胶塑炼也可在密闭式炼胶机上进行,而且塑炼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污染小,适用大中型企业使用,较少在外底部件厂应用。

  3.胶料混炼胶料混炼,是将各种配合剂按配方规定的程序均匀地混入到塑炼胶中的炼制过程。混炼胶的质量决定了成型外底的质量。混炼所使用的鞋机也是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加料顺序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防止发生分散不均、脱辊、过炼、焦烧现象。辊距大小与填料有关。混炼过程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发生过炼现象。

  4.压延出片:将混炼后的胶料填入模具型腔之前,还需压延成片和裁片成型,也就是以规定的片状形式入模硫化成型。成型外底部件,连帮成型模压鞋、硫化鞋的花纹底料等胶料,均需压延成片和裁切成型。压延成片的设备是压延机。不同的鞋产品,胶料的厚度、尺寸精度、花纹形状等各不相同。模压成型外底和连帮模压鞋所使用的胶片厚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也可以在开放式炼胶机上压片而无需压延机。对于胶鞋、布胶鞋、帆布鞋等硫化鞋产品所使用的胶片厚度、花纹清晰度、密度等技术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是无模硫化工艺,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鞋的外观质量,所以必须使用压延机加工胶片。压延机加工的胶片,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尺寸均匀一致,胶料密度好而无气泡,花型纹路清晰,尺寸准确。

  5.裁片成型:模压成型外底所使用的胶片,在入模成型之前要裁片成型,使胶片形状与底模形状基本相同,以便入模和利于硫化成型。裁片成型所使用的制鞋机械是龙门裁断机或平面裁断机。对于胶鞋、布胶鞋、帆布鞋等硫化鞋产品所使用的胶片也需要裁片成型,所使用的设备是联动生产线。

  6.模压硫化成型:模压硫化成型外底是在模具的型腔中进行的,所使用的设备是平板硫化机。在模压成型时,首先将模具置于机器的加热平板上,使模具的温度达到胶料的硫化温度,然后将裁切的胶片称量后放进模腔,并闭合模具,再施以足够的锁模力。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胶料充满型腔,从而消除了色泡,增加了外底的致密性,并产生硫化过程的化学反应,使塑性胶料成为与模腔形状相同的弹性体。鞋用平板硫化机的压力有多种,硫化温度与胶料配方有关。

  7.整饰:整饰的内容主要有清除外底边楞余胶、擦脏、喷色、抛光等。清除边楞余胶的设备是外底修边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硫化成型的模压外底,具有外形美观、花纹清晰、耐磨、曲挠性好、强度高、耐热、防水等特点。采用模压成型法还可以生产海绵橡胶外底、聚氯乙烯泡沫外底、仿皮革底材等产品,主要用于胶粘工艺制作皮鞋、旅游鞋、运动鞋、布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