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2 13:40
鞋帮部件工艺流程的说明:
1.帮件的裁料:裁料的目的是从整张或整卷的原材料上切割成帮件(或底件)的外轮廓形状。裁料的工作原理是在刀模上施以冲裁力,从而切割出帮件。鞋面、衬里、补强件都可冲裁。裁料是在裁断机上进行的。皮革材料使用摆臂裁断机,其他材料使用龙门裁断机或平面裁断机。为了节省原材料,裁料的方法是根据帮件的形状合理套裁。机器裁料的优点是不仅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更重要的是裁出的帮件形状很准确,使制帮各工序的生产有质量保障。只有小批量或样板鞋的裁料才使用传统的手工剪裁或割刀划裁。
2.帮面厚度的均匀性片削:把裁料后的帮面片削成统一的,均匀的厚度的方法称为通片、拉薄、片平面。片削的目的是统一帮面厚度,改善材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由于鞋面皮革的厚度不均匀,肉面不平整,将使片坡茬、折边、绷帮等工序的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高档产品这种影响必须通过均匀性片削而消除。所使用的设备是带刀片皮机。
3.帮面镶接处的坡茬片削:坡茬片削是指把鞋面帮件的边缘切割成斜坡状,其目的是便于折边工序的进行。所使用的设备是圆刀片帮机。通过调整鞋机上的压脚,挡板等附件的位置、角度、压力即可片削出不同宽度、不同边缘厚度的坡茬形状。
4.帮面补强衬的粘合:在帮面背部粘接一层补强衬,以提高鞋帮在前帮机绷帮时的拉伸力和成型效果,改善皮革质地的不均匀性,增强外观造型的质感。补强衬的材料是热熔性无纺布或纺织布。粘衬的工作原理是将帮面背部和补强衬叠在一起,通过施以均匀的压力和粘合温度,使两者粘合于一体。所使用的设备是热熔粘衬机。机器有平板压合和传送带压合两种类型,前者是手工操作,后者是自动连续进行。
5.帮面镶接处的折边:折边是指将经过片坡茬后的帮面边缘宽度拨倒折弯约并粘贴、压平的过程,又称抿边、拨茬、折边等。折边的目的是帮面边缘圆滑、平整、美观并增加强度。折边所使用的设备是热熔自动折边机。折边的工作原理是帮件沿其边沿运动,并在运动中完成剪口、折边、喷胶、粘合、加热、敲平等过程。
6.鞋面印记号:鞋面印记号的目的是在缝纫时的针迹有规矩可依,沿着记号线操作鞋帮的运动轨迹。印记号的方法是在模板上刻出线或点,然后将模板置于鞋面涂以色粉即可。该工艺为手工操作,或用印记号器操作。
7.帮件整饰:为提高鞋帮整体质量水平,在帮件镶接前将其边沿进行滚口、板口、橹口、割茬等加工整饰,然后再进行镶接和装配。该工序采用小工具和手工操作。
8.帮件的镶接:镶接是对帮件进行临时性装配的工序,其目的是确保缝合时不错位和提高装配质量。镶接的形式有帮面与帮面、帮面与帮里、帮里与帮里、帮面与帮衬等帮件的粘合。该工序为手工操作。
9.帮件的缝纫装配:帮件的缝纫装配的目的,是使帮件起到连接、加强和装饰的作用。连接,是把各个帮件按照鞋帮结构的设计要求缝合成鞋帮部件的整体;加强,是指帮件缝合后的牢固性;装饰,是通过缝线的粗细、颜色、针码、线迹的变化和对装饰件的缝合,起到美化作用。缝合装配所使用的设备是制鞋缝纫机。主要有平台缝纫机、高台缝纫机、圆台缝纫机、曲线缝纫机、粗线缝纫机、重线缝纫机、双线缝纫机、挤埂缝纫机、数控自动缝纫机等,可根据鞋帮的结构和款式选择不同功能的机型。
10.后帮中缝凸楞的压平和补强:该工序也称劈后缝、压后缝、后缝压平等。后帮帮片径合缝法缝合展平后,中缝必然形成凸楞状,只有将凸楞压平并粘上补强带才能达到穿着舒适和结实的目的。后缝压平和补强的设备是后缝压平机。制鞋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将后缝帮茬劈开、展平、压实、贴布带,所有动作都是自动进行的。
11.铆鞋眼:铆鞋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鞋耳上的穿带孔不被拉坏,并方便鞋带的穿入,增强鞋耳的强度。铆鞋眼所使用的设备是铆鞋眼机。铆接的工作原理是冲孔、放鞋眼、冲模、铆实,一切动作都是自动进行的,明鞋眼和暗鞋眼都可以铆接。
12.冲里:该工序的目的是把用压茬法缝合后的帮口边缘的多余衬里去除并修饰整齐,以求帮口的圆滑和美观。所使用的机器是内里修边机。有的帮口是在缝帮后冲里,也有的帮口是在帮底装配后的整饰中冲里。冲里的工作原理是将帮口沿高速运转的刀片规矩边进给时即被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