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怎么样快速出手

名称: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怎么样快速出手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3015418

更新时间:2025-11-17

发布者IP:223.153.207.37

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怎么样快速出手

  清嘉道 瞿子冶铭书画吉安制石壶子繁款心款紫砂石瓢壶

  紫砂陶艺进入嘉道年间,由于一批文人的参与其中,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石梅、乔重禧、郭频伽等金石书画家在紫砂壶上的书画创作,诗文铭刻,给本来日常的茶具注入了文思雅韵,并影响了晚清的紫砂铭刻风气,兴起了“文人壶”的风潮。嘉道文人壶一直是紫砂收藏家重要的收藏目标,而近年来嘉道年间曼生、子冶与陶工杨彭年的作品,同样得到爱好者的追捧。

  此壶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水平直线,观赏端庄敦穆。

  唐云的八壶精舍藏有一款子冶石瓢,此壶深紫泥制成,可见于砂壶考云:“八壶精舍藏深朱泥中壶一柄,侵砂堆凸如树瘿,式度古雅别饶风趣,铭曰:“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属款曰:“子冶竹中画竹,适日影移阴,因写其意盖上”。镌“子繁茶具子冶”六字,底有“石壶子繁”篆印,其拓片刊录于《宜兴陶器图谱》,詹勋华,1982年,南天书局,页250-251(图一)。对比可见,诗文与书画与本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底部“石壶子繁”篆印亦均以阴阳文结合,可作资比。

  瞿应绍(1780-1849):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钤印:石壶子繁(底款);吉安(盖款)。

  题识:心(壶底足);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壶身二)。

  出版:

  1.《名壶邮票特展专辑》第210页,壶中天地杂志社,1991年1月。

  2.《壶中天地—第27期》第70页,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1990年11月。

  3.《壶中天地—第28期》第97页,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1990年12月。

  4.《壶中天地—第38期》第97页,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1991年12月。

  5.《紫玉金砂》第一期,第129页,紫玉金砂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8月。

  参阅:

  1.《茗韵清心—JIMMY SHA伉俪珍藏宜兴紫砂》第70-71页,图115,香港BONHAMS出版,2013年11月24日。

  2.《诗酒茶情—清代制壶名家遗珍》第100-101页,图30,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2006年。

  备注:详细图片信息,敬请浏览嘉德app本专场栏目。

  14.7 cm. wide.;7.8 cm. high.;330cc.;307g.

  清中期 陈曼生铭五卿父款用霖款段泥井栏壶

  壶作盂式,或曰井栏,为经典曼生十八壶式之一。此壶段泥砂胎,砂粒隐然若现,略显松柔,壶体广口溜肩,嵌盖平整,中塑柱钮,气孔周正,直流曲鋬。观全器,壶身造型简洁。井栏式,取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之意。据悉,井栏造型的由来为陈曼生官至溧阳县宰,一日仿报恩寺,观一口唐代元和六年造的古井而创作。而当时创作的紫砂井栏水承,现藏于南京博物馆(参阅《诗酒茶情-清代制壶名家遗珍》),此品年号“嘉庆丙子(1816)”,本拍品进而创作为壶式。

  陈曼生(名鸿寿,原名鸿绪,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浙江钱塘人),师事浙江印派的丁敬(1695-1765)、黄易(1744-1802)等人,曾入阮元(1764-1849)浙江巡抚之幕。曼生工古文诗词,以精于篆刻为时所称;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然而,真正使他扬名后世者,则是参与宜兴紫砂壶的设计与创作。曼生任溧阳县宰期间(约嘉庆十六年至十八年,1811-1813),与宜兴紫砂名匠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浙江桐乡人)合作制壶,据说他画十八壶式(事实上不止十八式)与之,各式壶铭由曼生幕客如江听香(原名青,字步青,别署红豆)、高爽泉(原名垲,字子高,1769-1839)郭频伽(原名麟,字祥伯,又号白眉生,1767-1831)以及查梅史(原名揆,字伯揆,号梅史,1770-1834)等人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

  钤印:五卿父(底款);用霖(把款)。

  题识:井栏(壶身一);井养不穷,知汲古之功。延年铭(壶身二)。

  参阅:

  1.《书画印壶:陈鸿寿的艺术》第272-273、113、114页,图T9,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出版,2005年12月。

  2.《茗韵清心—JIMMY SHA伉俪珍藏宜兴紫砂》第26-27页,图107,香港BONHAMS出版,2013年11月24日。

  3.《曼生与曼生壶》第49、56-57、101页,艺术家出版社,2006年12月。

  4.《诗酒茶情—清代制壶名家遗珍》第88-89页,图24,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2006年。

  16 cm. wide.;7.4 cm. high.;360cc.;26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