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实力怎么样快速出手
清康熙 陈鸣远制段泥双寿水滴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紫砂名家辈出,尤以陈鸣远、陈圣思、陈孟瀛等陶艺大家为代表,所作多为仿生蔬果题材,有茗壶、文房、陈设器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其中以仿制桃形器最为精彩,为后世留下许多经典传器。
本品为段泥胎质,砂砾兼具“五色土”。形制仿生,且塑以枝叶连桃实,一桃实附着嶙峋枝干,沿势向下蜿蜒,侧旁再衍生另一小桃实,尾端皆饰以洒红点。主枝干塑以随形开口,并衍生参差扶疏的枝节,或断面,或瘿结,层层次次,嶙峋虬曲,形若苍龙。数片枝叶,或大小,或萌芽,平铺果实表面,起伏舒展自如。全器任意角度摆设,形态各异,赏心悦目。
多年前,香港拍行释出一件无款“段泥双桃式水盂”,并镌刻行书:从今结子三千岁,来比春华寿圣皇。与此件水盂作资比,本品综合形制与设计,实为同款缩小版,两件创作时间难以前后之分,实为耐人玩味。
康雍正两朝为清代紫砂工艺的鼎盛时期,以精致素雅而着称,仿生技艺更是达到了“与真无二”的程度。据《清文件》记载,雍正时期常有官员进呈紫砂器被照样仿制成官窑,故推测康熙紫砂桃形器或许对官窑桃形器有一定的影响。
陈鸣远(1648-1734):号寉邨,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清初宜兴上袁村人。睽诸清初以降的宜兴史料,陈鸣远的盛名未曾稍歇。在历来宜兴陶人当中,陈鸣远的陶艺品位独占鳌头,作品迭翻新样,却又古韵盎然,可谓融古铸新,兼备制作光素、筋纹及花货三类造型的技能于一身,尤其善制自然型茶具、文房雅器,创作灵感汲取自江南田园,其象生作品风格自然写实,几可乱真却又极富巧思,堪称是塑镂兼长、技艺超群的全能陶艺大家,开创了有清一代壶艺文丽工巧的风格。
钤印:陈鸣远制(身款)。
参阅:
1.《好善移珍藏宜兴紫砂》第174-175页,图271,香港BONHAMS出版,2011年11月28日。
2.《宜兴紫砂》第96-97页,图33,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0年12月。
3.《锦砂燕赏—锦燕堂藏紫砂器(卷一)》第50-55页,图,何锦荣出版锦燕堂发行,2020年9月。
4.《I-HSING WARE》P70-71,lot45,CHINA INSTITUTE AMERICA,1977。
5.(Lot:F1916.576a-b), Freer Gallery of Art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庞元济旧藏,Charles Lang Freer递藏。
17.5 cm. long.;102.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