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皇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公布征集
明
孙克弘藏黄花梨错银丝诗文笔筒
题识:虚其中,何投不容,圆其外,与物无碍。
平平直直,锋颖自出,余更羡尔止居逸。允执。
钤印:汉阳守
款识:壬子春日孙汉阳藏
H: 15.2 cm
来源:
小孤山馆藏器
笔筒以黄花梨为材,微束腰,阔口,厚壁,形制高洁,打磨精细,精光内蕴。色泽典雅,包浆自然,木纹显见,皮壳莹润,其材质本身纹路清晰,亦口沿及底部边缘各嵌错两种不同的回纹锦边做装饰,极少见此类装饰手法。
笔筒表面以错银丝手法嵌入篆书诗文“虚其中,何投不容,圆其外,与物无碍。平平直直,锋颖自出,余更羡尔止居逸。落「允执」款,并错「汉阳守」印一方”。 该诗句通过虚实结合、内外相生的艺术表达,既体现了书法“内空外圆”的意境,也为颂物之语。笔筒底面亦以银丝嵌错款识,识为「壬子春日,孙汉阳藏。」
此件笔筒质料上佳,作工既精,题文亦雅,极具明晚期文人木具之风韵,根据底部的纪年时间可以断定此件笔筒当为孙克弘晚年藏的一件佳作。
孙克弘(1532-1611),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他喜交友,陈继儒谓其“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有别墅一栋,在松江城东门外果子弄,俞塘之北,史称其园林为“孙家园”。园内设有藏书阁为“北俞堂”、“秋林阁”、“东郭草堂”、“敦复堂”、“青华馆”等,家富藏书,有宋本数种。藏书家朱大韶去世后,其“横经阁”所藏之书散出后,大多为其所得。还收藏有春秋战国期间的石鼓文拓片,现归于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早期
紫檀百宝嵌杏花彩蝶图捧盒
26.2×15.8×10.5 cm
盒作圆角方形,为紫檀质,纹理细致紧密,木色沈郁深邃,温润悦目。器呈长方形,盖面拱起,四周起灯草线,线条圆转流畅。盖、身子母口相合,接口处起皮条线。盒盖上作颇工丽的百宝嵌装饰,其以螺钿、绿松石、玉石、骨角、木料等斑斓佳材,经修裁、拼嵌,组成一幅杏花彩蝶图案。画面布局疏朗,杏枝自左侧蜿蜒探生,盛放者数枝、含苞者数枝,兼有果实垂枝及新发嫩枝,添生机盎然之意韵。杏枝旁侧见五色灵石、兰草、灵芝,枝头上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更显灵动可爱。此盖面嵌百宝装饰,于一长方内构图,画面清幽典雅,颇有草虫册页之意境。兼其用宝石、螺钿等立体组合,层迭交错,营造三维视效,尤具立体感。
百宝嵌之法源自明嘉靖松江之周柱,亦有称周翥者,其人以擅珠宝镶嵌工艺而闻名,常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玛瑙、象牙、蜜蜡、沉香、漆等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其工艺嵌料多样、艺技繁复、缛而不俗,当时即备受追捧,被时人称为『周制』。自明末清初开始,嵌百宝器即被引为文房上品,此类长方盒可属其中经典器型,一般盒体皆用紫檀、黄花梨等珍木,嵌工价值亦高,非寻常人家可用。所见同类器中,此例紫檀嵌百宝长方盒之嵌工属上乘者,更显难得。
叶义:中国香港特区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祖籍广东省惠阳县,世居香港。叶义早年曾先后在香港大学和上海医学院攻读医科,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军医。抗战胜利后去英国深造,1950年回香港行医。叶义在香港收藏界颇有声望。1980年就曾担任过香港著名收藏家组织“敏求精舍”的第20届主席,也是成立于1974年的香港东方陶瓷学会的创会会员之一,并在1979-1981年间任会长。
清中期
王梅邻制竹刻诗文笔筒
款识:梅隣制
H: 14.5 cm
笔筒竹制,色泽红润,底端微凸竹节,底部利用竹节做出三足,天然雅致。整体成圆筒状,包浆润密,保存完好。筒身满雕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诗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署“己丑清和月上浣书于闲云自怡山馆之北牖,梅隣制”。
本器可窥探王梅邻艺术风格演进的轨迹,具有时代分水岭的作品。清代中期,竹刻艺术渐趋于秾华浮丽,古朴典雅日少;惟梅邻恪守高雅清朗的审美意蕴,同一时期的竹刻家难有与其颉颃者,显赫声誉犹胜父执辈。
王梅邻,名恒,字筠谷、茂林、仲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嘉定人。世代为嘉定竹刻名家,曾祖王谓诏得吴之璠真传,梅邻自幼承家学,善刻花卉,尤其以刻小楷着称。王恒的小楷有魏晋、唐之风,得其精髓颇具功力。其楷书竹雕作品字体遒劲挺拔、潇洒飘逸,行刀稳健、锋棱毕现,颇具金石味。同一时期的竹刻家难有与其颉颃者,显赫声誉犹胜父执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