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公布征集

名称: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公布征集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3005408

更新时间:2025-11-16

发布者IP:223.153.207.37

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公布征集

  明万历

  剔红双龙方盘

  “大明万历壬辰年制”刀刻填金款

  25.5×25.5 cm

  来源:

  欧洲藏家旧藏

  本盘木胎剔红制成,方形委角,浅腹折沿,四方圈足,主体施红漆,足内髹黑漆。盘正面四周盘沿雕缠枝茶花双鸟纹围就,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鸟儿齐鸣欢跃景象。

  盘心雕双龙庆寿纹,双龙飞舞于江崖海涛之上,正中江崖处涌起浪花,浪花托起四合如意祥云,上方袅袅升起一缕祥云,围作一草书“寿”字,“寿”字周围雕饰火珠纹,祥云卍字纹及三星纹,寓意“万寿如意,三星高照”。

  盘外壁四周雕饰缠枝花卉纹,圈足之内中部靠上方,有刀刻填金楷书“大明万历壬辰年制”款,按壬辰年,即明代万历十九年(1592年),属其在位中期时作品,洗练洒脱的龙纹形象颇具特色。在底款中加入干支纪年的做法,是万历朝首创,这样更有助于后世对器物制作时期的准确把握。

  此盘全器构图雕刻缜密繁复,凸显万历剔红器具之时代特征,尤其盘心中的云龙拱寿,江崖福海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更是万历朝官作剔红器物的首创样式。

  此盘流传四百二十余年而整体品相完整,且近世流传有序,来历清晰,是极为少见的剔红传世精品,不可错过。同类可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

  明中期

  剔黑王母祝寿捧盒

  D: 25 cm

  捧盒整体呈球形,由盖与身两部分组成,造型圆润饱满,颇具古韵。其采用剔黑工艺制作,以黑色大漆为主要材质,通过反复髹涂积累到一定厚度后,再以刀代笔,精雕细琢。黑色漆层下隐约透出红色漆地,黑红相间,对比鲜明,既凸显了雕刻的层次感,又增添了视觉上的典雅韵味。

  盖面的纹饰是整件捧盒的精华所在,雕刻的是“王母祝寿”图。画面中,亭台楼阁建筑精美,飞檐翘角细节清晰,仿佛能感受到其古朴庄重的气息。高官居于亭中,神态雍容,周围侍从姿态各异,或执扇侍奉,或躬身行礼,尽显恭敬。祥云缭绕间,王母驾云而来,似为祝寿添彩,一只神鸟立于庭前,羽毛刻画细腻,神态灵动,为画面增添了祥瑞之气。纹饰周围环绕着繁复的灵芝花卉纹,线条流畅,雕刻精细,将主体画面烘托得愈发典雅庄重。

  盒身与底座的纹饰同样精彩绝伦。盒身以开光的形式分布着各式花鸟纹样,花卉绽放,枝叶舒展,鸟儿或栖息枝头,或展翅欲飞,神态逼真,每一处细节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整体布局繁而不乱,尽显工艺的细腻与考究。近足处则雕刻有云纹与瑞兽纹,云纹如流水般灵动,瑞兽在云间穿梭,仿佛在演绎着神话故事,与盖面的“王母祝寿”主题相呼应,营造出浓郁的仙意氛围。

  明代中期,雕漆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技法愈发精湛,题材也更为丰富。这件剔黑王母祝寿图捧盒,不仅体现了明代雕漆艺人高超的技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祥瑞、长寿的美好追求。它是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每一道刀痕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每一处纹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明代雕漆工艺、艺术风格以及社会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收藏价值。同类可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