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皇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总办事处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尊
「雍正年製」
H 19.2cm
估价:HKD 6,500,000 - 7,500,000
来源:
美国私人收藏,约1970年代购于纽约,后经家族传承
此件清雍正炉钧釉弦纹尊,通体施炉钧釉,釉面结晶极佳,红、蓝、紫色垂纹与斑点交织,仿佛山峦云气、又似孔雀开屏,色彩瑰丽之极,为炉钧釉中罕见之极美品。此尊造型亦仅见于雍正一朝,存世本罕,根据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存,可知尚有仿钧釉、窑变釉、蟹甲青釉等品种。目前虽未发现乾隆朝的类似作品,但在一件唐英烧造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交泰转心瓶上,我们却发现了它的影子。乾隆皇帝与其父的审美取向不同,更加偏爱繁缛的作品,故雍正朝许多隽雅的单色釉品种在乾隆朝均未再烧造。但我们相信,这种弦纹尊的造型十几年来一直深藏在督陶官唐英的记忆里,从而成为了那件著名的交泰转心瓶的造型来源。
西周早期 青铜凤鸟兽面纹出戟方鼎
銘文:「亞牧魚」
H 25.8cm
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
来源:
香港重要藏家收藏
此鼎呈长方状,折沿平口方唇,窄边上设有一对立耳,微外翘,直壁,底略微圆鼓,下承四圆柱直足。立耳外侧阴刻云雷纹,器腹四面构图类近,各面中轴及四角,共八处扉棱,两侧面有阴刻线纹。折沿下方为一圈纹饰带,宽面为四凤纹,窄面为二凤纹,凤朝向画面中轴,凤纹简练抽象,下勾喙,圆鼓目,羽冠下卷,足前伸,身形简化,尾羽上卷,为典形西周凤纹,亦常见于西周玉作。腹部主纹为兽面纹,耳形角离散,扉棱下方可见鼻梁,而独特之处为此兽面左右两半,各由凤纹构成,单独看半面,由日字形鼓突眼开始,凤身往外延伸,长尾上折末端下卷,有勾形出羽,尾上折处下方,明显可见凤之三爪,以及饰羽。足有阴刻之云雷纹及三角纹。此鼎整体强调规矩对称的美感,纹饰成对出现,呈现出典雅庄重之感,为西周典型风格。
明早期 铜鎏金喜金刚立像
H 40.6cm
估价:HKD 1,500,000 - 1,800,000
来源:
香港私人收藏,约2000年代入藏
此尊喜金刚造像法器俱全,保存完整,鎏金厚重华美,璎珞、莲瓣具有典型的明早期内地宫廷风格,品相完整,金水厚重,十分稀少,为难得的收藏上品。喜金刚是密宗无上瑜伽部母续尊奉的重要本尊,也是萨迦派道果修法尊奉的主要本尊。本尊右腿屈,左腿伸,抱著头骨为珞、右手持十字杵、左手持颅碗的明妃(金刚无我佛母),威立于莲花宝座上,脚下踩二仰卧外道神,表示降服邪恶和无明。
造像明显带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宫廷御用监的造像风格,铸造年代应该在明初到正统之间。鎏金厚重鲜亮,神态生动写实,装饰繁缛华丽,工艺精细入微,然比常规的永宣造像体格更大,虽不具款,依然可以看出是宫廷铸造,应当供奉是北京地区的皇家寺庙。
27.16克拉哥伦比亚“木佐”祖母绿配彩色钻石戒指,未经注油
附Gübelin证书
估价:HKD 6,500,000 - 9,500,000
3.03及3.02克拉缅甸“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耳环,未经加热
附GRS,Gübelin及32张GIA证书
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
8.20克拉艳彩黄色钻石配钻石戒指
附GIA证书
估价:HKD 2,200,000 - 3,200,000
宝格丽设计
12.69及12.31克拉斯里兰卡蓝宝石配钻石耳环,未经加热
附GRS证书及原装盒
估价: HKD 1,800,000 - 2,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