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成交记录拍卖公司
元倪瓒
《江亭山色图》
水墨纸本 立轴
81.8 x 33.4 cm.
1368年作
估价:港元20,000,000 – 30,000,000
来源:
王己千收藏;
现藏家得自上述藏家
出版:
喜龙仁,《中国绘画》第七册,伦敦,1956年,第126页;
铃木敬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一卷:美国,私人》,东京大学出版会,东京,1983年,第I-94页,图版A14-039;
《艺苑掇英》第38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1988年,封面;
方闻,《超越再现—八世纪到十四世纪中国书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92年,第491页,图引198;
《倪瓒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9月,第17页,图版17;
高居翰,《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纽约,1994年,第73页,图引3.1;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四卷辽 金西夏 元明,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75、178页,图版111;
周积寅、王凤珠编,《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至元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2年5月,第449页;
潘安仪、艾伦.艾弗利尔,《观想自然:中国绘画五百年》,康奈尔大学赫伯特·F·詹森艺术博物馆,伊萨卡,2010年,图版7,第46-47页及封面;
杨凯琳,《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华书局,北京,2010年,第326页,图引71;
田洪,《王季迁藏中国历代名画:第一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13年,第159页,图版74;
田洪编,《王季迁藏画集》1宋元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18年6月,第345页,图版59;
著录:
高居翰,《中国古画索引:唐、宋、元》,加州大学出版社,伯克利,1980年,第312页;
《倪瓒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9年,第233页;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绘画》,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15年,第155-156页;
佘城编,《元代艺术史纪事编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第662页
展览: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艺术家兼收藏家:王季迁家族收藏中国绘画精品展”,1999年9月3日至2000年1月9日;
伊萨卡,康奈尔大学赫伯特·F·詹森艺术博物馆,“观想自然:中国绘画五百年”,2010年4月10日至6月13日;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细腻自然:14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绘画”,2015年3月3日至11月1日;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心灵之山:中国山水之旅”,2024年7月11日至2025年1月27日
倪瓒(1301-1374),号云林,元无锡人,家富有,好读书作诗,能书擅画,明末为董其昌等奉为元朝四大画家之一。倪瓒家藏古籍书画颇富,画以董源为师,变其山石披麻皴为折带皴,又参以诸家,与黄公望、王蒙往还友好,切磋取法,得益尤多,于绘画一道乃得傲然当世。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云林画法,大都树木似营丘(李成)寒林,山石宗关仝,皴似北苑(董源),而各有变局。” 其画图中一河两岸的结构,以及疏简清逸的笔墨风格,尤为后世效法。
《江亭山色图》据倪瓒款识画于:“戊申(1368年)三月十日”,因友人邀游僧舍以纸索画,遂有此作。倪瓒绘作此画时已是晚年,江南已结束元末以来群雄竞逐的战乱,政归朱明,建号洪武,社会渐趋安定。这一年倪瓒从云间回到笠泽,画作书题甲子,不写新朝洪武年号,见得倪氏一惯远离政权的隐逸处世风格。画中构图属于倪家山水常见的一河两岸,近岸坡石上前后绘高树五六株,品类不一,树下画小亭一座。亭在中国传统属于地方行政系统之一,汉高祖刘邦便曾为泗水亭长,至后世乃有邮驿、居停、休憩等诸多功能。到了元朝倪瓒笔下,亭成了一种简洁意象符号的存在,用以表示画中山水非荒郊无人,也代表着他多年飘泊江湖寄寓山水的羁旅心迹。职是之故,他的画中多绘一小亭,成为个人寄居的寓意符号,后来明清画人多有仿傚,成了高洁之士的表征之一,而在根本上与倪瓒心境真实的反映相去甚远。画中间水面留白,形成上下两岸之间无形空间纽带的延伸,画上方以渴笔勾皴远山层峦连绵,略以浓墨米点,笔墨简练。
《江亭山色图》左方有“躄樵”谢常题诗一首,谢氏元末明初吴江人,受业于杨维祯,隐居震泽。至清初有笪重光、王鸿绪诸家收藏,清中期为怡亲王弘晓所宝,至近代为王季迁得于美洲,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出版、展览十数种,为海内知名倪云林画迹,至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