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皇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记录拍卖公司
杰奎琳身上有一种能够为画家带来滋养的力量。她是源头。她为此而生并献身于此……她通向无限。她侵入一切,成为所有人。她化身为艺术家画布上的所有形象,所有的肖像都像她,但又各不相同……。在她与毕加索共渡的十二年婚姻岁月里,绘画和爱情交融在一起。
——《毕加索》
海伦•帕尔梅林(Helene Parlmelin)
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天才型艺术家,他的风格变化多端,创作能量源源不绝,在他近80年的艺术旅程中,涵盖了绝大多数二十世纪艺术发展的形式。毕加索与乔治·布拉克共同提出的立体主义,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透视法则的限制,立体派以多视点、多角度同时呈现的技法,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空间,取代过去模拟自然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重要流派,到了创作晚期更是纵贯古今,集个人风格之大成。作为承上启下的宗师,我们可以说,美术史因为毕加索而更加多采多姿,也几乎没有其他艺术家如同毕加索这般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二次大战后,65岁的毕加索进入他艺术生涯的后期,《格尔尼卡》的发表已让毕加索成为举世知名且备受推崇的艺术家;到了50年代,生活复归平静的毕加索搬进法国南部滨海的美丽城镇——穆然(Mougins),并以自身风格重新诠释多幅艺术史名作,展开现代与经典的对话,同时开始尝试陶瓷品制作,全新的媒材让他充满实验的新鲜感,此时一位迷人的女子也进入了他的生命,使他创作后期再度迸发新的活力!这位女子就是毕加索最后一任妻子杰奎琳·罗克(Jacqueline Roque)。两人1953年在马杜拉制陶工坊(Madoura Pottery)相识,并于1961年缔结连理。
婚后的毕加索与杰奎琳定居法国郊区镇,远离成名后来自各界的探访打扰,我们可称这段时期为毕加索的“田园时期”;重新获得的宁静、对生命的喜悦、返璞归真的心境,以及艺术已臻炉火纯青那种一挥而就的潇洒自信,也直接反映在其创作当中。许多学者认为,毕加索在生命最后二十年的作品集其创作风格的大成,故将其赋予极高的评价。诚然,特别是毕加索晚年的肖像画系列,可以说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体现其复杂的心境和多面的人格特质。本场呈现的《戴帽子的女人》即是以杰奎琳为主角,融合毕加索经典元素的晚期代表之作。
巴勃罗•毕加索
戴帽子的女人
1965年
布面 油画
58×49 cm
发表
《巴勃罗•毕加索》,C. Zervos编,巴黎,1972年,第25版,148卷,图版第83页
《毕加索画作,水彩,绘画以及雕塑:六十年代II,1964-1967》,毕加索项目编辑,旧金山,2002年,第209页,65-152卷,图版
来源
法国巴黎Louise Leiris画廊
美国纽约Kootz画廊
美国纽约Spanierman画廊
美国纽约私人收藏(2004年2月17日购自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