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服务全球艺术品市场

名称: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服务全球艺术品市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2596172

更新时间:2025-10-09

发布者IP:203.168.22.212

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服务全球艺术品市场

  致兰检(孙铭恩)等友人书札七通

  散页(八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署名“复恩”致兰检查询进士齿录的请托信一页,透露出官场中特有的信息打探和人际关系。从“均系乙未进士”而推,上款人应为道光乙未科(1835)进士孙铭恩(1810-1854),其字书常,号兰检,江苏通州人。咸丰三年(1853),连擢为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督安徽学政。次年,以父病请开缺省亲。适太平军至,其率众守城,城破,后被杀,谥为文节。

  署名“光”致兰检的代笔求诗札一页。信端提到慧裕亭拿来一本册页,嘱托自己为他创作祝寿诗,并附上一些创作要求和建议。可见在清代,请人代写应酬诗文是文人圈中常见之事。“慧裕亭”应为慧成(?-1864),字裕亭,号秋谷,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咸丰二年(1852)调署四川总督。后奉差江南办防、闽浙江总督。

  这封署名“光”致“兰检”的书札一页,让读者窥见了清代文人间书画酬酢、经济往来和官场文化诸方面。先是“送来致尊翁信一函,望由竹报中加封寄呈”,又附上九把竹扇,希望赏鉴。扇面上的字是王少白所书,楷书很有笔力,仔细玩味颇佳。他的润笔费是八金或十金。接着又讲到自己近期要参加科举考试,而作文章还有生疏,想将扇子作为礼物送给各级官员。王少白(1810-1891),名辂,字少白,号毅斋,河南武陟人。师从李棠阶,人称其“学醇品粹,衾影不欺”,弟子门生甚多。

  署名“垲”致古醖尊兄札一页。言辞谦逊雅致,寥寥数语,看似是关于“祭幛”题词的事务沟通,实则展现的是传统丧礼文书中的礼仪。

  署名“华”写给蘧六弟一封关于 “蜀石经”交易的信函,展现了民初藏家争相购藏稀世珍品中利益的博弈与人际的斡旋。中间人陈怡仲告知蜀石经交易的进展,买家小韩已带八百金到陈家,却被告知“本家不肯出售”,另一位中间人罗振玉(叔蕴)出面调停,称“此系善价,彼此均替人做事,何必坚执”。最后希望将此函速寄给刘世珩(聚公),询问他是否要坚持购藏,并提醒“物落人手,终无法取回也”。

  邦桢、少怀、德沆、嘉兴、鸿熙、鸿豫(清代)等

  书札八通

  散页(十四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署名“邦桢”致同年莼客便札。全信事理周密,内容涉及医药转交(将董君回函中的药包予均甫同年)、病情处理(董君病重,暂勿以函示之),展现了清代士人间的医疗互助与细致关怀。

  署名“少怀”致丹陔札二页,真切记录了清代学者编书之艰辛与同道间真挚情谊。少怀正纂修《文征》,苦于“搜采冗繁”,亟需核对史料。闻黎午帆(浏阳首富,1756年始建黎家大屋)藏有“军兴以来邸报二十余册”,遂特函请丹陔代借,并承诺“半月即还,断不致失落”。另提及去冬所寄序文刻稿字迹模糊,须重校原稿,并以“纸贵洛阳”感慨刻书成本之高。全函叙事清晰,措辞恳切,既见治学之严谨,亦显文人相助之诚。

  署名“德沆”致花农表弟札三页,事繁情切,内外交织。先叙日常琐务:正月曾托黄登瀛(1842-1883,号松盦,台湾嘉义人)寄奉《洛阳桥碑》拓本及八宝印泥;贺花农春闱战捷,告知收到所寄硃卷三十本,分送友人;代东昌号主陈达盛求扇面书画,并将银两转寄杭寓。继而详陈自身宦海窘境:时局忽变,分府难恃,值省中严考,自悔早年捐纳、书本久荒,兼告五舅父考列一等,姊丈王实卿已调任善化县。

  信末则恳托花农在京代求端之兄及翰苑书家楷书八幅,交黄松庵寄闽,并询问了浙省近况,告闽中多雨伤麦。全信既见亲戚间家常问候、物银往来、请托求字之细务,又深载晚清官吏于制度更迭、考场严核下的惶惑与挣扎。

  署名“善兴”致子因妹夫家书一页。展现了清代家庭依靠亲友网络互通消息、托办事务的日常图景。信中提到“盐务馆”“解饷人”,可推测写信人可能是道光至光绪年间的地方官员。信中以牵挂亲友行踪开篇,提及“虎文带来沪上一书”、“克己老人来书”、“归乡之传闻不实”,凸显书信作为主要通讯方式的时效延迟与信息不确定性。末及“塾之变”之意外,更添生活无常之叹。

  署名“鸿熙”致退庵札二页,为一封友人之间书画请托函。鸿熙寄陈莲翁信札及素纸扇柄,恳请退庵绘梅花。并借“天寒梅信”之景,以“赵师雄罗浮梦梅”的典故赞誉对方。全信托事清雅,用典含蓄,尽显文士艺事情趣与风骨。

  署名“鸿豫”致椒堂大表兄家书一页,文辞典雅,谦敬有礼,足见旧式表亲间学问推重与生活关怀交织之谊。开篇“相思不见,荏苒经年”“咫尺间隔,如远千里”,直抒思念之情。后“擅子云(汉代扬雄)之铅椠,搜茂先(西晋张华)之秘函”,赞表兄学识渊博,著述丰赡,誉其文章必“不胫而驰海内”。又告家兄已得录用的喜讯。

  署名“谨”写给兰生二兄家书二页。生动展现了家族间通信的礼仪规范与重视家族教育的传统,信中既有亲情关怀,对去冬出售老屋之事表示忧心,询问一侄家事安排;又蕴含道德训诫,勉励二侄读书习字须“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