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服务全球艺术品市场
左仁、程宇光、陈廷经、吴㑺
书札五通
散页(十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内含:
1.湖南湘乡左仁致雪舫札二页;
2.江苏泰州程宇光致雪舫札一页、致砚乡札二页(王凤琦收藏);
3.湖北蕲水陈廷经致致莲翁札三页;
4.江苏江阴吴㑺致咏春札二页(王凤琦收藏)。
左仁(1802-1860),初名辉春,字青峙、青士,号仁初。湘乡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历署睢宁、唐河、宿迁、震泽等知县。在任疏浚河道整理漕粮,审决疑狱,有能名。官高邮时,鸦片战争起,海盗趁机窜犯,左练兵防治,境内肃静,以能干见称。代理淮徐道事。迁邳州知州,未到任,即升知府,仍兼摄震泽县事。
是札述友人孙绣田欲编辑万寿祺(年少)、阎尔梅(古古)二遗民诗文集,恳请雪舫道友推荐可靠人负责此事。
程宇光(1799-?),原名绍芳,字韬庵。道光十七年(1837)解元,授溧水教谕。晚年主讲海门书院。生平肆力于汉魏六朝之文。亦工书。时与从兄绍昌及侄祥栋、祥芝齐名,州人有四程之目。有《因是斋诗文集》。
两通书札措辞讲究,喜用典故,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典雅文风和交际礼仪。致雪舫斋展呈现了文人交往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特质,既有学术交流,又含生活关怀。致砚乡札祝贺对方科举高中。“芝标”化用《诗经》“芝兰”意象,喻友人风姿高雅;“葭溯”出自《诗经》,表达深切思念;最具匠心的是“附骥”,典出《史记》“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道出此贺信的真实目的在于请托,“提挈故人”。
Lot 469
何桂清、刘长佑、彭祖贤、沈秉成、沈秉煦、李钟淳
人事谏言及致诸友书札七通
散页(十五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内含:
1.咸丰间东南军务要员何桂清人事谏言札三页(王凤琦旧藏);
2.湘军统帅刘长佑书札二页(王凤琦旧藏);
3.湖北巡抚彭祖贤致子鹤札二页;
4.两江总督沈秉成致子良札一页(王凤琦旧藏)、致子高札三页;
5.沈秉成弟沈秉煦致小农札二页;
6.朝鲜友人李钟淳书札二页。
何桂清(1816-1862),字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迁至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授江苏学政、浙江巡抚。为在江南与太平军对抗的大员。
是札写给“老前辈”的密陈信函,内容涉及人事安排、军事调度以及对同僚的评价。官员“右道”因滋事被劾,调驻青阳崇觉寺协领浙兵,然小浦见后谓其不堪,故拟撤回。
信中所提小浦即同年登第的张芾(?-1862),陕西泾阳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官少詹事、内阁学士、入直南书房,调江苏、江西学政。
刘长佑(1818-1862),字子默,号荫渠,湖南新宁人。清末湘军将领。咸丰二年(1852)在湖南办团练,后编入湘军。屡随江忠源在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交战。同治元年(1862)由两广总督调直隶总督,与捻军作战。同治六年,因沧州盐民起义被革职,后授广东、广西巡抚。光绪元年(1875)擢云贵总督。
是札既讨论边疆事务,建议朝廷震慑外敌之际,通过外交手段维持稳定,又托付私人家事,询问家人安危。
沈秉成(1823-1895),原名秉辉,字仲复,号耦园,又号听蕉,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为官有政声,奖励教育亦具成绩。又工诗文,擅书法,精鉴赏。其藏书楼“鲽砚斋”,有名于时。筑耦园于姑苏,与潘祖荫、吴平斋、顾文彬等时相过从,摩挲探研,分享收藏品鉴之乐。
上款人“子高”应为德清戴望(1837-1873),字子高,号仲欣。
上款人“子良”或为刚毅(1834-1900)。其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布政使、巡抚等。光绪间官到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
Lot 472
翁同龢、洪昌燕、朱元庆、翁绶琪
书札五通
散页(九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内含:
1.咸丰状元翁同龢致外甥调卿书札两通二页。上款人俞钟燮,字子勰,一字调卿,号渔隐。国子监典籍,詹事行走主簿。
2.同龢同年洪昌燕致补帆札三页。洪昌燕(1818-1869),字敬传,号张伯,浙江钱塘人。咸丰丙辰(1856年)探花,授编修。
3.同龢友人朱元庆致晓翁札三页。检阅《翁同龢日记》朱元庆,字升庵,疑即朱叔彝,官至知府。
4.同龢门生翁绶祺致星卿札一页(王凤琦旧藏)。
Lot 478
姚孟起、陈作霖、徐士恺、刘炳照、张謇等
致刘世珩札七通
散页(十页附三信封)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说明:上款人刘世珩(1874-1926)。清末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文学家。小字奎元,字聚卿,又字葱石,号檵庵、聚卿,别号楚园,别署灵田耕者、枕雷道士。安徽贵池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授江苏候补道。历任江宁商会总理、湖北及天津造币厂监督、历办江南商务官报、学务等职,后任直隶财政监理官、度志部左参议等职。父刘瑞芬,先后受知曾国藩、李鸿章,以军功官至广东巡抚。
姚孟起(1838-?),字凤生,一作凤笙,号闷溪,栖梧,江苏吴县人。贡生,工书法、治印,隶书略仿陈鸿寿,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偶作画,古拙如金农。
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江苏江宁人。文学家、经学家、史志学家。光绪元年举人。历任崇文经塾教习、奎光书院山长,上元、江宁两县学堂堂长,江苏通志局总校。
徐士恺(1844-1903),一作士岂,字子静,号观自得斋主人。安徽石埭人。官浙江候补道。嗜金石,精鉴别,清秘之藏足与两罍轩、城曲草堂相抗。晚寓吴下,与诸名流考订金石,闲亦娱情铁笔。存世有《观自得斋印集》,辑《二金蜨堂印谱》。
刘炳照(1847-1917),字光珊,号语石,江苏阳湖人。约清穆宗同治中前后在世。工词,著有《留云借月盦词》,传于世。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晚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光绪甲午(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