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出手推广与成交率
据资料记载,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用青铜即铜锡、铅合金铸造;一类用黄铜、铜锌合金铸造,表面鎏金的可移动的佛教造像,叫金铜佛造像;还有一类则是人们通常将表面不作任何处理的铜铸佛像也称为“金铜佛”。
金铜佛即鎏金铜制佛教造像,实际上小型未鎏金铜像学术界也纳入金铜佛的群体之中。金铜佛从初发、繁盛到式微,与佛教发展史息息相关,大体经历了汉魏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和隋唐四个时期。明清时期,铜佛造像特点鲜明为世人所推崇。
明代铜佛造像的特点在于“精美”
细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政治需求,二是制作工序的特殊。
明代与佛是很有缘的,这当然要提到和尚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由于他极其推崇佛教,铜佛造像受到欢迎。受他的影响,明代的对佛教给予了很大的扶植,加之政治方面沟通与交流的需要,使明代佛教呈现出一时的繁盛。
另外,制作工序特殊,匠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制作,否则便会犯下过错,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因此,匠师们只能投身于精益求精的工艺技术之上。这也就造就了样式变化极其缓慢,时代风格不明显的特点。
明代铜佛像的制造便在这种情况下,呈现出特有的细美。
唐以前的石佛像艺术价值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场上非常。明清的金铜佛像就构成了今天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
明代佛像特征总体可以归类为以下十点:
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3.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
4.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5.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
6.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
7.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8.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
9.衣纹流畅,生动曲折,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点。
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资料记载,鉴宝大师王长启先生曾表示,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可见,明代佛像纹饰简明,形象生动,的确精美。
近两年明代鎏金佛像成交记录:
明代永乐铜鎏金阿坐佛--------价格:RMB7,540,000----
明代铜鎏金佛像----------------价格:RMB9,820,000----
明代铜鎏金绿度母尼------------价格:RMB6,910,000---
明代铜鎏金四面观音像----------价格:RMB8,150,000----
明代铜鎏金上师像--------------价格:RMB5,240,000----
公司运 用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