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成交容易

名称: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成交容易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2172856

更新时间:2025-08-29

发布者IP:113.84.0.151

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成交容易

  徐悲鸿(1895-1953) 行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941年作

  141×34.5 cm,约4.4平尺

  估价:RMB 120,000-180,000

  释文:捡身若不及,修辞立其诚。

  题识:书奉汉杰世仁兄雅正。卅年八月,极乐寺雨窗,悲鸿。

  钤印:徐悲鸿

  说明:马来西亚著名侨领林维和(1924-2005)旧藏。林维和,原籍福建,生于马来西亚。祖辈早于十九世纪末自闽移居,发展橡胶种植、生产及贸易事业。林氏承祖业,活跃于当地侨界,热心公益,且雅好文艺,大力出资支持当地交响乐团,亦资助当地艺术界发展。他因经商之故,不时往来香江、星洲等地,公务之暇,于拍卖会及画廊致力搜购书画,历年所积极丰,以近现代名家之作尤精。

  徐悲鸿(1895-1953)饮马图

  镜心设色纸本

  辛巳(1941年)作

  34×27.5 cm,约0.8平尺估价:RMB 80,000-120,000

  题识:漫峰先生特由巴城来星过访,心感其意,写此报之。悲鸿,辛巳。

  钤印:悲鸿

  著录:

  1.《徐悲鸿在南洋》,第95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南洋画伯李曼峰》,第3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3.《徐悲鸿在星洲》,第128页,新加坡艺术工作室,1999年版。

  上款人:李曼峰(1913-1988),原名李绍昌。出生于广州,父亲在新加坡经营橡胶业,幼年时移居新加坡。李曼峰在南洋当学徒期间即爱好绘画,1932年任雅加达华人《时报》美术编辑,后转入荷兰国立印务馆任绘工,1937年独立开设南岛广告工艺社。抗战初期,受徐悲鸿鼓励。战后获荷兰官费留学。1956年,以《南洋画报》记者身份,为亚非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及周总理画像。翌年,率印度尼西亚华侨美术家来中国访问。回印度尼西亚后,获苏加诺总统推崇。晚年回到新加坡居住。是对“南洋画风”有着重要贡献和影响的东南亚先驱画家。

  说明:1940年12月,徐悲鸿的好友、书法家李天马,将自己侄子画家李曼峰推介给徐悲鸿,希望能得到徐悲鸿的指教。此时身在印度尼西亚的李曼峰写信把自己画作的照片寄给徐悲鸿,徐悲鸿对其欣赏垂青有加,自此二人开始了频繁的“书晤神交”。1941年5月,李曼峰在雅加达举办个人首次画展,他写信将展览事宜及在展作品照片寄与徐悲鸿,此时正在槟城举办抗战筹赈画展的徐悲鸿,也恰巧看到一份杂志上刊登的李曼峰展览中的几幅作品,便复信李曼峰,对他称赞有加。

  1941年11月,徐悲鸿即将前往美国举办中国美术展览。身在印度尼西亚的李曼峰,有感与“神交已久”的徐悲鸿见一面的机会,可能转瞬即逝,于是他从巴城起行,却因战云密布,客船已停航,无奈之下,他挤上一艘满载战马的轮船来到新加坡,“运马舱内的航程”也成为一段艺坛佳话。在江夏堂,徐悲鸿热情地接待了李曼峰,真诚地指出李曼峰作品的优缺点,鼓励李曼峰出版画集,并为其画集预写下千字长序,后又赞道:“李君曼峰,多才思,而笔调英爽,其前途不可限量。”徐悲鸿对李曼峰艺术上的知遇、激励、指引与推介,至大深远,使其感念一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印度尼西亚也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李曼峰历经坎坷,经过战争与艺术的磨练,正如徐悲鸿所望的,成为近代亚洲美术界中屈指可数的油画大师之一,享誉东方。

  傅雷家珍

  (编号:2713-2714)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赴法留学,1931年秋回国,在上海美专教美术史和法语。后来参与编辑《艺术旬刊》,主编《时时汇报》。3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专注于文学翻译。1949年后更为此付出全部精力,一生共翻译各种名著30多部。他通晓中外文化,知识广博,对美术、音乐、雕塑等均有很深造诣,文笔流畅、优美,态度严谨,信守“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美学原则,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宾虹与傅雷是平生知己,交谊颇厚。四十年代初由顾飞介绍互通书信,后相识相知。当时其门生代为筹办个人书画展览会受到重重阻碍。傅雷闻之,极力主张在上海举行黄宾虹个人书画展览会,并自揽操办、宣扬之责。傅雷一生宣扬黄宾虹,是黄宾虹艺术的重要推手。他是真正的艺术评论家,既有西学的背景,对传统文化认识也相当深刻。他也是黄宾虹的伯乐,认为黄宾虹不仅是传统的集大成者,还是未来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