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2025拍场安排合作要求

名称: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2025拍场安排合作要求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2147779

更新时间:2025-08-27

发布者IP:203.168.21.79

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2025拍场安排合作要求

  石涛(1642-1707)墨梅册

  册页 水墨纸本 十二开

  36.5×23.5cm×12

  题识:

  1.一春何事于心快,快也总是梅花债。百首诗吟五十才,梅诗满百诗当戒。山禽笑我入山狂,羞客玉奴迎风拜。卧石仰天至日斜,浑身珍惜梅花晒。苦瓜济。钤印:释元济印。

  2.初觅新栽小试花,试风试雨试烟霞。而今却把灯前试,来岁都分女字义。学得玉钗肩上转,渐成铜干脚边拏。广陵旧本传来久,休作虎丘亭样夸。瞎尊者济。钤印:释元济印、头白依然不识字。

  3.清入枯肠字字寒,乍惊老眼雾中看。已疑天上神仙子,谁识松交补二难。客岁征诗入阳县,前年作赋报长安。一回花发一伤感,那得春风气若兰。苦瓜老人济。钤印:清湘石涛。

  4.行脚探花不得住,思之走笔鹰捉兔。枝虬耸出天无云,干直排空月临吐。花放我来我赋花,花空我去花谁护。东风切莫漫颠狂,遣兴明朝还趋步。瞎尊者。钤印:膏肓子济。

  5.梅花多是春前放,春正浓时花正芳。千个诗成千手眼,一回把盏一颠狂。才过新年已人日,书残草稿又添长。性灵空处应挥洒,敢与才人说盛唐。苦瓜老人济。钤印:苦瓜、原济。

  6.古花如见古逸民,想象当年种树人。阅尽六朝休说宋,听残两汉莫言秦。岂非春到能传信,才是梅开即幻身。我欲将诗报辞客,恐于清操著红尘。瞎尊者济。钤印:前有龙眠济。

  7.石上栽花恰似簪,与兰相并短羞惭。草根木本钢柔性,曲作同窗各样堪。养就踒身十九寸,结来嫩蕊一连三。探梅诗借君为补,留与人间共笑谈。石涛济。钤印:头白依然不识字。

  8.诗不来兮日再晡,日不再兮心良苦。老笔纵横铁笛新,生梢耸秀玉峰古。对花写花诀浅深,就句索句太飞舞。以此吞作养心丸,劈开华岳三千斧。瞎尊者济。钤印:原济、石涛。

  9.江上探花日归晚,路边取足花枝婉。沙田野鸟不惊人,水底游鱼亦亲饭。眼界都明阔大方,囗期未稳去人远。旧交多是梅花邻,命我题诗休缱绻。清湘老人济。钤印:膏肓子济。

  10.呼起空山响答声,梅花朵朵半含情。高峰不向此中讨,冷志何来独擅名。铁石心肠如火发,锻成老眼太争明。也知一首诗难就,故遣东风努力倾。苦瓜老人济。钤印:老涛、苦瓜。

  11.心欲探梅足力少,梅诗未足那得了。天霁还向野田行,地广因须入高眺。江边定结好花坡,沙上必生枝窈窕。只恐江风吹落花,吟上江楼见飘渺。石涛济。钤印:瞎尊者。

  12.把盏殷勤待梳月,莫漫停睛向背先。未出浑如剔墨补,将伸宛似露珠圆。心麤几处得真趣,头白枝枝看不全。休笑苦瓜一味冷,行藏已入梅花禅。此诗此字此画,皆吾自行一家之言,今春看花得七言律诗百首,画写梅花册子,留与世之有心者为几案之供也可。清湘瞎尊者济邗上。钤印:老涛、原济。

  著录:

  1.《石涛题画录》卷四,遂吾庐聚珍版印本,1925年。

  2.《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二,神州国光社排印本,1928年。

  3.汪世清编著《石涛诗录》,第45-46页、94-9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

  程霖生旧藏。程霖生(1886-1943),上海租界时期著名地产商,安徽歙县人。程霖生癖好古铜器和古书画,藏有古彝器一百五十余件,印有《新安程氏收藏古金铜器影印册》。并不惜重金收藏石涛、八大山人、雪庄及新安诸家,特别是石涛的作品,辑有《石涛题画录》五卷。

  此石涛《墨梅册》,计十二开,绘各种形态的墨梅,欹侧多姿,铜干铁枝,清香满溢,琼英孤傲,疏影横斜,充盈着文人意趣。笔墨亦是仿佛信手拈来,又笔笔合乎古法,梅之气骨、韵致,冰雪凌寒。

  每开绘写意墨梅之外,又各题七言八句或七律“梅花诗”一首,诗书画皆富雅逸审美,一一施以丹青,梅香浮动,冰玉一色,独占其美,心境亦真情流露矣。

  石涛尝有诗云“诗律不精难度岁,岁岁得意在梅花”,可见对“梅花”的自许之心,亦作颇多以梅为题的诗画作品,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墨梅图册》、南京博物院藏《灵谷探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梅竹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梅竹双清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秦淮探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梅竹图卷》等,或细笔勾勒,或阔笔点斫,墨韵纷披,活色生香,直欲将心中清气以“梅格”尽发。

  而本册亦可见石涛以梅寄怀,乃至堪破后超脱入禅的文人情感。其《画语录四时章》曾云:“未有景不随时者。满目云山,随时而变。以此哦之,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亦是将“诗意、画意、禅意”相连,予拈诗意以为画意故每每笔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盈着心境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