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皇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征集处
周思聪 (1939-1996) 暮归
镜心 设色纸本
67x46 cm. 26 3/8x18 1/8 in. 约2.8平尺
题识:
暮归。己未夏日思聪写。
钤印:
思聪
说明:
Lot 8199-8214为听雨轩收藏。
RMB:30,000-50,000
Lot 8211
田世光 (1916-1999) 傲霜
镜框 设色纸本
69x69 cm. 27 1/8x27 1/8 in. 约4.3平尺
题识:
田世光于昆明湖畔柳浪庄上。
钤印:
公炜、田世光
说明:
Lot 8199-8214为听雨轩收藏。
RMB:20,000-40,000
Lot 8208
魏紫熙 (1915-2002) 黄山松云
镜心 设色纸本
67x45 cm. 26 3/8x17 3/4 in.约2.7平尺
题识:
一九七三年魏紫熙画于南京。
钤印:
魏、紫熙
说明:
Lot 8199-8214为听雨轩收藏。
RMB:20,000-40,000
“西湖”不仅是地理学上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艺术的一处“净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世外桃花源”。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绝唱,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成为山水标志,延续到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时代变局中,醉心于金石篆刻四位年轻人于西湖孤山创立西冷印社,1913年,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推动了中国印学薪火相传。1912年,李叔同受聘到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潘天寿、丰子恺成为他的学生,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此后半生潜心禅修,弘法倡佛,衣食住行节俭至极,以“弘一法师”名冠天下。1928年,林风眠在西湖罗苑主持筹办创立国立艺术院,聘请潘天寿为中国画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潘天寿出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直至他人生的最后一刻。1929年,李可染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师从林风眠。1930年,西湖艺术院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6年,吴冠中考入国立杭州艺专习西画,跟随林风眠,后转学中国画,成为潘天寿的学生。1948年,黄宾虹抵达杭州,受聘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定居西湖栖霞岭32号,直至1955年过世。西湖成为了近代诸多大师名家人生历程的驻留地,记录着他们为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本真之心,深深烙入到他们的每一幅精彩书画作品中。
吴昌硕(1844-1927)雪景
1919年作 镜心 水墨绫本
134.2×40.4 cm
【题识】极目山涯更水涯,槎枒古木噪寒鸦。纷纷桃李皆销歇,天上飞来六出花。己未孟春之初,拟笪江上笔意,纵不形似而神在个中,明眼人自能辨之。吴昌硕年七十有六。
【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石、归仁里民
千百年来,雪景山水一直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在吴昌硕为数不多的山水画作品中,雪景占了很大比例。吴昌硕爱雪,西泠印社收藏有吴昌硕80岁时书写的《雪庐横幅》,纸本,篆书,34×104cm,款署「映雪勤读,立雪尊师,以雪为庐,其见道深耶。」吴昌硕表现雪景山水时,在处理手法上很明显是学习蒲华的大写意,主要是通过留白和渲染来表现雪。吴昌硕不仅爱画雪景,也爱作雪景山水题画诗,他在一首雪景山水题画诗中写道「老夫画山不画雪,自有雪意来豪端」,透露自己创作雪景山水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