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环球征集藏品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二十四诗品·雄浑
去岁春季拍卖会在《景行行止》专场中,侧重研究瓷器中的画意,提出中国书画对装饰纹样的影响,探寻装饰纹样之母本。而本场则以装饰纹样中的诗画为侧重,力求探寻装饰纹样中的诗情画意,体会器物的“象外”之意,试图探寻母本之源。
此次“超以象外”专场名,取自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837-908)所著诗歌美学理论著作《二十四诗品》中第一品“雄浑”中“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其首句“大用外腓,真体内充”,是指艺术风格应该是表与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只有达成此种统一,才可达“象外之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超以象外”。
而此次专场中二十余件瓷器、杂项,亦以《二十四诗品》中提到的四类诗品,即“绮丽”、“冲淡”、“典雅”以及“流动”为内核,分为四个部分,取本场封面作品Lot932“清乾隆 墨彩乾隆御题唐岱山水四体诗文八方小笔筒”上四枚钤印“万有同春”、“研露”、“体仁”以及“见天心”为题,尝试以诗画角度,解析装饰纹样之诗画内涵。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二十四诗品·绮丽
《诗品》中之“绮丽”,诚如《皋解》所说:“此言富贵华美,出于天然,不是以堆金积玉为工。”亦如《浅解》所云:“文绮光丽,此本然之绮丽,非同外至之绮丽。”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外在的繁华终不如精神的富足,对于称孤道寡的帝王而言,大概只有“万有同春”这四个字,才能撑得起他们内心的寰宇,才能将他们的内心构筑得丰富而绮丽。如此“绮丽”,不正是“万有向荣,六合同春”般人天同寿的千古帝心么?可是,人天同寿毕竟只是美好的愿景,即使贵为帝胄,亦须摒弃“齐彭殇”之“妄作”,最终寄托于子孙绵长,福泽后世的现实之中。
Lot 925
清乾隆 蓝釉描金缠枝花卉开光洋彩百子婴戏图大瓶
H 73.2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带木座
来源:法国里昂收藏家朱尔·布朗莎尔(Jules Blanchard,1874-1953)旧藏,二十世纪初得自于巴黎,由家族传承
朱尔·布朗莎尔,法国实业家,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常驻于法国卢瓦尔省的沙泽勒-叙尔-里昂(Chazelles-sur-Lyon)。他是一位颇具眼光的艺术收藏家,尤其对亚洲艺术、特别是中国瓷器情有独钟。布朗莎尔活跃于巴黎艺术市场,通过画廊和拍卖行收购艺术品,其收藏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上层社会对东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倾向于收藏体量宏大、装饰华丽、工艺精湛的瓷器作品,尤以18至19世纪的清代官窑为主。
本品绘各式缠枝花卉纹,花卉线条宛转悠长,充满洛可可艺术风格。腹部置双圆形开光,内洋彩绘百子婴戏图。体量壮硕,装饰富丽,仪态堂皇,对于表达这种人天之愿,自须尽态极妍,穷御窑之能事,方衬帝心之“绮丽”。
据《清宫瓷器档案·奏折文稿》中载:“乾隆十二年(1747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内务府大臣三具奏呈,旨:……该监督年节进贡偶尔随意用洋彩,吉言新式之类,不在此限,钦此。”本品以百子婴戏组成三阳开泰、太平有象、五谷丰登、平生吉庆、竹报平安等诸多吉祥寓意。
若本品之体量硕大,且口胫皆以蓝釉描金装饰者,可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御题诗文花卉者,高度为64.7公分,略小于本品。纹饰者可见故宫藏松石绿地开光者,其舞龙舞狮者,五谷丰登者以及吹奏乐器者均与本品姿态一致,可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