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鼎汇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成交率拍卖日期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吴冠中将艺术根植于现实生活,形成了“风筝不断线”的艺术主张:作品升华了现实,与现实之间好似风筝,风筝飞得越高,线越不能断。他的“风筝不断线”理论,就是强调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精神。本季大观《香山春雪》由《吴冠中全集》出版,是1990年时在北京香山有感于当时雪景而创作。这一年,吴冠中和他的“东方水墨”从此开始走向世界。实现了水墨语言中的自然抽象。《江南春色》创作于八十年代,由中川美术馆旧藏,以抽象线条提炼了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将气韵生动的诗意与抽象主义绘画的样子进行了极好的契合。
吴冠中香山春雪
Lot 3170
吴冠中 1919-2010
香山春雪
镜心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67.5×135.5 cm. 约8.2平尺
RMB: 6,000,000-8,000,000
题识:吴冠中。一九九〇。
钤印:冠中写生、九十年代
出版:
1.《吴冠中全集·6》,第292-29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四》,第1693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1999春季拍卖会,第293号拍品。
出版物封面
吴冠中
吴冠中水墨语言中的自然抽象
在中国画的创新上,吴冠中可谓胆大心细,他没有错过每一次内心真实不虚的感悟,在几十年的渐进中,最终完成了他内心强大的使命。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吴冠中个展上,曾有这样一段独白:“中西融合,源于情之亲近,异性相吸,事出必然。至于如何结合,变幻无穷,纯属创造行为,且得失成败未知。推翻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亦即对后人的全部贡献。”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对于吴冠中的贡献,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吴氏精彩作品,是我们对于吴老在水墨艺术上强大创造力的无限推崇和认定。
1983年,吴冠中夫妇在写生
吴冠中曾留学法国,他的作品既不同于古典写实,也不同于现代抽象。在对于艺术的独立探索中,吴冠中意外巧遇了波洛克。然而与波洛克最大的不同是他始终不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在同辈艺术家中,没有谁的艺术面貌像他那样丰富多样,没有谁有他那样强烈的自我变革的欲望,丰富的想象力。样式化的流弊在吴冠中的艺术中是找不到的,他的风格存在于面貌的多样性中。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在于他独特而又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
1981年,吴冠中在家乡宜兴写生
吴冠中写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作品的丰富性来自于丰富的形式结构联想,来自生活感受与形式联想对撞而激活的丰富意象。他的活力是不断发现的活力,与杜撰之风大不相同。生活感受与形式联想的对撞,产生许多从具象走向抽象的作品序列,由枯藤老树蜕变而出的激越奔腾的点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