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怎么样藏品交易
清 佚名 雍正皇帝捻珠坐像
绢本 设色 L:92×97 cm
是次展览的一幅《雍正帝捻珠坐像》,绢本,设色。
图中雍正帝头戴夏常服冠,身着青色暗花团龙常服袍及褂,盘腿端坐,凝神静思,双手静捻一串珊瑚朝珠,仿佛正在深思。纵观全图,宫廷画家显然受到了欧洲绘画技法的影响,如人物面部的渲染,及衣服褶皱不用中国画以线条勾画的表现手法而用色彩明暗的变化加以描绘。这反映出中国画家正在初步尝试用一种外来的艺术技巧创作本国题材的绘画,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将之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绢本设色的《雍正帝读书像》相较,其五官比例、眉眼神情,都如出一辙,故认为是创作时期相差不远的雍正帝御容画像。加之其所坐香色折枝宝相花锦垫及垫下端所配的红色织金缠枝花卉织物,其纹饰布局与故宫所藏雍正读书像一致。木榻上铺漳绒红色花卉纹毯,仅人物两侧未放置书几文具。
在皇帝举行的经筵大典、丧期内的吉庆节日、节日期间先皇帝后的忌辰,帝后们都要穿着常服,以示肃穆而虔诚。此雍正帝御容画像应为经筵读书之际的景象。
此类读书坐像构图最早见于康熙时期,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帝读书像》,此后成为一种固定的布局模式延续到晚清。故宫清代宫廷绘画藏品中,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同治帝均有构图相似的肖像存世。经筵是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帝讲读经史的活动,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举行。
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能够取得令后人称许的政治成就,与他们幼年便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保证皇子们的教学质量,皇帝挑选满腹经纶的儒臣作诸皇子的师傅,并时常亲自对皇子们加以督促。皇子们学习的课程包括满文、汉文、蒙文和经史等文化课,另有骑马、射箭等军事训练科目。正是由于超乎常人的优越教育环境,加之皇子们自身的种种努力,使得他们往往能够具有很好的文化素养。
雍正皇帝自幼及长素以读书为重,登极之后依然如故,举行经筵,继续不间断地学习。他熟悉经史典籍,儒释兼通,能吸取前代的治世经验,完善统治方式与手段,驾驭群臣自有法度。终其一朝,使康熙末年吏治松弛等种种弊端多有转变,为乾隆朝登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如此种种均和雍正帝本人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息息相关。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8.5 cm,H:38.5 cm
瓷瓶撇口,短颈,溜肩,弧腹下收,圈足,呈典型观音瓶形制。通体青花纹饰,腹部海水江涯、游龙在天,辅助以祥云点缀。圈足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瓶造型新颖,于雍正御窑中极为罕见,纹饰及青花仿明朝青花瓷器而作。青花发色浓艳,布局疏朗明快,蛟龙苍劲灵动,栩栩如生,具明代龙纹的神韵。目前传世所见未找到同类例比对,应为孤品,甚为珍罕。
雍正一朝虽仅十三年,但御窑质量上佳,特别是自雍正六年唐英督理景德镇御窑厂陶务以来,制瓷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所出御瓷质量精绝,引来后世赞誉无数,史称「唐窑」。本品「清雍正 御制青花海水江涯苍龙教子观音尊」即为「唐窑」所出无上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