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驻华征集拍卖公告费用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驻华征集拍卖公告费用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864158

更新时间:2025-08-06

发布者IP:14.151.65.215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驻华征集拍卖公告费用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可关于他的文献寥寥无几。其生卒年,徐邦达先生根据董其昌的说法与传世画迹,考证大致在弘治十五年(1502)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论其出身如清人张潮在《虞初新志》中称“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论其师承者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常执事丹青,周臣异而教之”;论其交游如同时陈鎏言“尝游文太史(文徵明)之门,朝夕追随。”

  在吴门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画家群体中,仇英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没有沈周、文徵明那种赖以生存的祖荫,也不像唐寅以卖画为生,仍傲骨嶙嶙。仇英虽出身微寒,但天资聪颖,研习创作孜孜不倦。他学画初以周臣为师,尽得其法,拥有细密秀润与劲健雄放的双重样貌,“东村既殁,独步江南者二十年”。还曾受到文徵明的赏识,吴升《大观录》记“初学画,即见器于文太史,父子为之延誉。”徵明认为仇画“精细工雅,深得松年、千里二公神髓,诚当代绝技也”。每见佳作,便“不觉情思飞扬”,或“漫赋短句”或“喜而备书全文”。即使仇英不善诗文,也与吴中诗人、书画家交善,文徵明、王宠、文彭、文嘉等都曾为他的画题诗作跋。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文人气息,形成诗书画合一的作品。

  作为职业画家的仇英,因其精湛的画艺,颇受江南鉴藏家的延揽。中年以后,他接受无锡华云、昆山周凤来(于舜)、长洲陈官(德湘)、嘉兴项元淇和项元汴(子京)等人的赞助,透过馆饩方式,从事临摹画及创作新稿。由于上述收藏家为仇英提供了大量观摩和临习前代名迹的机会,并且对他礼遇有加,不以时效相促迫,仇英乃得从容作画,汲取到更宽阔的表现技法。以至于到晚期,他不但兼擅山水、人物、花鸟、界画等各类题材,更能驾驭水墨、青绿、浅绛和工笔、写意等多种技法,展现出丰富多元的艺术风采。诚如清张丑《清河书画舫》所称许的“(仇英)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

  全卷概况:集仇英、沈周、文徵明等吴门贤哲十余家

  从装裱来看,全卷分四段:

  1.陈鎏题引首;2. 仇英为袁袠(永之)补图;3.沈周应许国用和诗及文徵明为永之再和;4. 王宠、文彭、王榖祥、文嘉、彭年、黄姬水、张凤翼、袁表追和。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陈鎏题引首:江南佳丽。陈鎏。 钤印:雨泉

  注:陈鎏(1508-1581),字子兼,别号雨泉,吴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四川布政使,以廉洁名。

  卷内有张廷济为藏家王氏话雨楼题签,卷外则是褚德彝为虚斋题签;并附外盒,上刻有“江南春卷”隶书四字,描石绿,下有小字一行“乾隆丁巳(1736年)盛川王氏任堂鉴藏”。

  张廷济(1768-1848):江南春卷。吴江王氏话雨楼珍藏。嘉兴张廷济题。 钤印:张叔未

  褚德彝(1871-1942):仇实父江南春图。虚斋秘笈,辛未(1931年)岁二月,褚德彝。钤印:褚礼堂印

  注:

  1.张廷济,清代书家。字顺安、作田,号叔未。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解元。工诗词,风格质朴,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擅篆刻。阮元督学浙江时,极为推重,订为金石交。

  2.褚德彝,近代书法篆刻家、考古家。原名德仪,更名德彝,字松窗,号礼堂。余杭人。曾客居北京,入直隶总督端方幕府。后迁居上海。嗜古好学,精鉴赏,与黄士陵、吴昌硕等为友,相互探讨金石之学,收藏书画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