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驻华征集拍卖公告
以山水画科来看,董其昌、石涛、八大山人是齐白石最推崇的前辈名家,白石认为他们的画少习气,因而更“新”。但在创作上,齐白石又竭力与他们拉开距离,在用笔、用墨、设色上皆富于独创性。巧拙互用,将灵便与浑古两种不同的审美表现统一起来,从而使齐氏的绘画作品平澹见奇,灵气往来。
山水是白石老人的创作中最富于首创精神的画科,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却不被人重视。他曾说“吾画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1917年陈师曾看了《借山图》,赠诗劝他“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如空谷足音,给予他以巨大的精神支持。1922年陈师曾又把齐白石的山水等作品送到日本展出,引起巨大轰动,一时洛阳纸贵,白石之笔籍此名重东瀛。齐白石的忘年之交徐悲鸿也极为看重他的山水画。1932年齐白石第一本正式画集《齐白石画册》出版,这本画集由徐悲鸿亲力操持,在序言中徐悲鸿说他 “具备万物,指挥若定,及其既变,妙造自然。”齐白石无限感慨地说:“安得悲鸿化身万亿,吾之山水画传矣!普天下人不独祇知石涛也。”
本季大观夜场之中,我们有幸呈现四件齐白石难得一见的山水画佳制:《雨后山居图》幅逾7平尺,笔墨轻松写意,为白石自珍廿载再送友人之作;《芭蕉书屋》、《借山图之竹霞洞、滕王阁二帧》皆出自白石昔年五出五归之行,是齐氏山水之典范;《溪岸春柳》则出版于白石生前亲自选定的权威出版《齐白石作品选集》之中。
Lot 3130
齐白石 1864~1957
雨后山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76×46 cm. 约7.3平尺
RMB: 2,800,000-3,800,000
题识:雨后山居图。此余旧作,置之将廿年。客来强欲索去,八十八岁白石题记。
钤印:木人
鉴藏印:百砚堂藏、十洲十四世孙焱之珍藏
出版:《怀瑾握瑜—齐白石精品集》,图编4,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5年版。
来源:香港1997秋季拍卖会,第87号拍品。
说明:
1.本幅为仇焱之先生旧藏。仇焱之(1908-1980),江苏太仓人,上世纪超级大古董商。13岁跟随上海大古董商朱鹤亭学艺,1945年结识英国古董商厄宝德,为其在沪办理古玩出口托运业务,1946年以200万法币独资开设“仇焱之文玩会”。1949年,仇焱之赴港发展,与敏求精舍的创始人胡惠春、徐伯郊等人成为第一批南下的香港第一代收藏家。仇先生以陶瓷藏珍闻名于世,偶亦涉猎书画,凡藏者不论画家名气身份,作品质量皆精中选精。本幅便为一例。
2.本幅未落年款,只落“八十八岁白石题记”,并言此为旧作,“置之将廿年”,以此大约可推知本幅大约作于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此一阶段白石多画山水,也是白石一生作山水最密集的时期,本幅幅逾7平尺,笔墨轻松写意,为白石山水画极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