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规拍卖中心正规
本季「琳琅 —— 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书画板块,荟萃古今妙品,众星云集,堪称一场跨越时空维度的美学盛典。市场罕见徐志摩行书录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墨韵流转间将词中幽微情思娓娓道来;鲁迅行书《戌年初夏偶作》并山居图成扇将文人风骨与笔墨意趣凝于尺素;弘一行书格言节录《了凡四训》,出版累累,在禅意书境中沉淀深厚学术价值与收藏底蕴。值此黄宾虹160周年诞辰,专场臻选其数件扛鼎之作,尤推唐天如旧藏珍品,诠释 “浑厚华滋” 的艺术哲学。石鲁大尺幅《丰收小景》以炽烈笔触定格60年代的时代风华,行书 “正风高艺,世也无瑰”,来源明晰可靠,尽显大家气象。《一家大喜》、《大富贵亦寿考》、《双喜坚固》等齐白石佳构,以浓墨重彩与鲜活意象,成就大写意花鸟的典范。张大千四十年代作《仿赵大年水邨图》、《仿王齐翰山水》,在仿古与创新之间游刃有余,将传统笔墨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不仅是近代中国书画史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家,同时他更以自身的修养,兼具着传统画学史观的尚古情怀。古代书画部分曾由大风堂旧藏即有三件:首先由张大千旧藏,后又为王季迁先生赓续的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文酒夜宴图》,刻画高古,是可与李唐《村医图》并峙的南宋写实人物画风的代表作;另一件是明代陈洪绶为其好友周亮工所作《出处图》,绘制东晋陶渊明与蜀汉诸葛亮于一卷最为奇绝;明代王世懋手录《园艺五疏》是其代表作《学圃杂疏》卷二的主要内容,澹园内植蔬都被其一一载录,吴中风雅尽见于此。由清毕泷、寒碧庄刘恕、庞元济递藏,张珩、徐邦达两位泰斗首肯的王翚《嵩山草堂图》,自民国始就出版在众多珂罗版中,成为域外王翚作品的代表。本季董其昌作品有三件,以董宗伯书《说剑篇》为代表,本作经清宫旧藏,康熙御临并连同原迹一并被刻入《懋勤殿法帖》,同时也被记录在《石渠宝笈》当中,书卷流传的本身足称传奇。清宫板块则汇集了康雍乾三帝,《石渠宝笈》著录重华宫旧藏《御笔仿倪瓒树石图》等,明代书画如乾隆帝御题唐寅《清泉高荫》、张灵《看耕图》等,王铎、邢侗书轴,恽王合册,及海上宿耆怀菊草堂旧藏专题等等。风雨三十年,本季琳琅夜场力求为广大收藏家群体,奉上最为精彩的拍卖庆典。
李嵩(宋) 文酒夜宴图
设色绢本 立轴
31×42cm
估价:RMB 5,800,000-6,800,000
出版:
1.《二十世纪海外藏家·王季迁藏中国历代名画》第456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2.《王季迁藏画集·宋元编》第12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
说明:近代画坛宗匠收藏家张大千旧藏并题签,后为收藏巨擘王季迁家族递藏。
罗稚川(元) 古树春溪图
1322年作设色绢本 立轴
131×78.5cm
估价:RMB 9,000,000-12,000,000
展览: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06年5月18日-21日,深圳会展中心。
说明:
1. 袁珙(1335-1410),字廷玉,号柳庄居士,祖籍江西南昌,后迁居鄞县(今浙江宁波), 堂号“瞻衮堂”,元末明初著名相术家,家学深厚(曾祖袁镛为宋末抗元名臣,父袁士元任翰 林检阅官)。袁珙在元朝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百人,生老病死,吉凶福祸,无不奇中。明洪 武年间于嵩山寺识姚广孝,断言其“王佐之才,刘秉忠一类的人物”,后姚广孝以浙东袁珙天 下相法第一,请求假借燕王的名义征召他来,袁珙至,见朱棣,极道天表之盛,云:“必登大 宝,为二十年太平天子。”成祖之有天下,始于姚,定于袁。靖难后,召拜太常寺丞,赏赐冠 服、鞍马、宝钞、宅院等,成祖立储犹豫时袁珙以“仁宗、宣宗皆有天子相”定策,永乐八年 (1410)卒,年七十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
2. 袁忠彻(1376-1458),字静思,一字公达,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袁珙之子,精于星相 之术,袁忠彻得其父真传。燕王朱棣在潜邸时,闻袁珙名召之,袁忠彻随父侍于朱棣,参与 靖难密谋,后迁中书舍人。永乐八年(1410)春,以袁珙年事已高,赏赐遣还,袁忠彻扈从北 征,成祖屏退左右,密问袁忠彻大臣优劣之状,袁忠彻逐一论断,成祖云:“卿所识鉴,正合 朕意。”正统年间居家二十年后卒,年八十三,著有《人相大成》《符台外集》。
3.“瞻衮堂”收藏体系形成依托于袁珙、袁忠彻父子深厚的政治影响力以及敏锐的艺术鉴赏眼 光,国宝级文物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苏轼《次韵三舍人省 上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岩叟《梅花诗意卷》、张即之《清静经卷》、王居正《纺车 图》、汤叔雅《罗浮香梦图》等都是“瞻衮堂”所有,可见袁氏父子收藏品质之高。
4. 据统计罗稚川现存作品仅有9幅,大多藏于海外博物馆,本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 一一幅署有年款和名款的作品。通过收藏印鉴、尺寸规格、物象构成、构图布局等考证,及与 罗稚川传世作品的系统比对,本幅《古树春溪图》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古木寒鸦图》,原 属同组山水四屏画,在岁月更迭与历史流转的漫长过程中,遭遇散佚拆分的命运,致使如今仅 留存春、冬二景。
唐寅(1470-1524)清泉高荫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50×73cm
估价:RMB 12,000,000-15,000,000
著录:
1.《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五册,4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新编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上册,197页,国家图书出版社,2014年。
陈洪绶(1598-1652) 出处图卷
1650年作 设色绢本 手卷
引首:27×75cm
本幅:27×105.5cm
后跋:27×9cm;27×8cm;27×195cm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著录:
1.《宝纶堂集》五言律《寄周陶庵》,清刻本。
2.《讬素斋诗集》卷二《哭金溪先生庚子二月》,清刻本。
3.《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一)》,第130-133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0年。
4.《周亮工年谱长编》第8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3月。
说明:近代画坛宗匠收藏巨擘张大千大风堂旧藏。陈洪绶艺术生涯的最巅峰时期,其目的如张大千所考是明亡入清后,为了劝诫好友周亮工归隐而作,题识中提到的“仲青”即其好友林仲青,画幅右下还有“仲青”小印,周亮工得此卷后又请当时名家林宠、郭鼎京写诸葛亮及陶渊明名篇于卷后。
1.周亮工(1612-1672),原名亮,谱名为圻,字元亮,又字伯安(又作百安、白安),号栎园,别号减斋、陶庵、栎下生、太白学人、偶遂堂主人等。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中国清代官员、文学家、篆刻家、书画鉴藏家。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任两淮盐法道、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博学多通,治学广泛,以经史旁及小学、地理、天文、音韵、书法、绘画、医药等多方面。嗜绘画、书法、篆刻,善鉴赏,富收藏。撰有《赖古堂集》等。
2.林宠(约1621-?),字异卿,号墨农,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明天启年间生员,入清不仕,潜心读书练字。工楷书,小楷尤端谨秀润,一时奉为典范。闽中碑版匾额多出其手,被誉为一代书家。
3.郭鼎京(明末清初),字去闷、去问,清朝时期福建人,以书法擅名,善山水花鸟人物。闽中绝技五有其之一:会城去贪和尚之鬼工球……雨清郭去问一叶纸上尽写全部陶诗,笔笔仿欧阳询。著《緜亭诗集》,周亮工为序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