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驻华大陆总征集点
明代绘画流派纷繁,却总带着些世俗间的轻盈但又不失内心情绪表达。无论是吴门画派宗主的沈周、孤高的唐伯虎,亦或是身为士大夫的陈洪绶,都把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切感受、对精神追求与遐想悄悄放进来画里。看这些画,不像宋元那样庄重或深远,更多的是人情味的熟悉气息,像是日常中的点滴,轻轻地、真真实实地展现在眼前。
那是弘治戊午(1498年)的三月十五日前后,春天的谷雨时节刚过。韩襄,是沈周的至交。此番过访沈周的住处,原本只打算小坐片刻,却因雨未歇,索性住下了。雨声潺潺,四野清润,两人于屋中闲叙。谈及王维诗中那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韩襄忍不住感叹,要是能把这样意境的景色画下来,那该多好啊。七十二岁的老者沈周应着兴致,缓缓铺开画纸,以此为题,画下了此幅《王维诗意图》。
沈周(1427-1509)王维诗意图
1498年作 手卷 设色纸本
引首:41×126 cm;画心:43×418 cm;题跋:43×130 cm
说明:
1.文徵明题引首。
2.上款“宿田”为韩襄,字克赞,号宿田,江苏苏州人。名医。沈周赠其多首诗作,沈周伯父沈贞八十岁时,韩襄来贺,宿于沈周家中。成化十六年(1480)元旦,沈周为韩襄作《荔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月,二人同赏吴镇《画竹卷》,沈周临成《淇园春雨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成化二十一年(1485),沈周生日,韩襄来贺,沈周作《雪馆情话图》相赠,又为其作《瓶荷图》(天津博物馆藏)。
3.据陈正宏著《沈周年谱》,弘治戊午春,“文林将赴温州知府任,杨循吉饯之于虎丘,启南与韩襄、朱存理、唐寅、徐祯卿、韩寿椿同赴席,且绘图纪此会”。此卷沈周题“戊午春三月既望,宿田(即韩襄)过访”,正与年谱所记相吻合。
4.周家赉旧藏。周家赉,近代藏家。字多龄,一字梦公。湖南宁乡人。斋名梦水山房。
沈周的《王维诗意图》从整体构图来看,此卷气势恢宏且布局精巧。画卷徐徐展开,仿佛引领观者踏入一个悠远的山水世界。
近景处,绘大面积的水系,平波无纹,清旷幽远;堤岸上树木葱茏,形态各异,有的挺拔直立,似在傲然挺立以迎风雨;有的枝干虬曲,尽显岁月沧桑之感。笔法多样,或中锋用笔写树干之挺拔,或侧锋皴擦表现树叶之繁茂。墨色运用更是精妙,浓淡相宜,干湿互补。树木之间,或隐或现着几座古朴的屋舍,似是隐者幽居之所,给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粗笔勾勒山石轮廓,线条苍劲有力,富有质感;用细笔皴擦纹理,细腻入微,浓墨处,如重峦叠嶂般厚重坚实;淡墨处,似轻烟薄雾般空灵悠远,生动地表现出山石的质地和形态。山体的描绘层次丰富,既有陡峭险峻之处,又有平缓圆润之态。山间云雾缭绕,如轻纱般弥漫,使得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云雾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更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氛围。
再至远处逐渐变得朦胧,与天际相融。天空中或淡墨渲染,展现出天空的辽阔与悠远。整个画面在空间上由近及远,层层递进,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给人以冲和恬淡的审美享受。
此卷引首有文徵明行书“南田真跡”四字,一改往日学黄庭坚“长枪大戟”的风貌,而施以温润秀劲,节奏缓和,法度谨严,气韵贯通,流畅自然。